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3:13

  本文关键词: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幼儿园现场观察、访谈收集资料。对幼儿与他人互动时发生的“对不起”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类型分析,并考查了这种互动行为的功能和影响因素。在一个互动事件中,当幼儿与其他同伴或者成人之间因为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而产生冲突,发出“对不起”、“sorry”等言语行为来表达歉意时,我们把这一事件判定为“对不起”行为事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者概括了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特征,分别是:(一)常需要被冒犯方的提醒;(二)易把同伴的无意冒犯当作故意冒犯;(三)乙方明确表示不原谅的较少;(四)较少伴随其他补偿手段;(五)易受教师的影响;(六)具有性别特征。研究者从三个维度对“对不起”行为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第一个维度,按照“对不起”的功能,划分为单一功能型“对不起”和多功能型“对不起”;第二个维度,按照幼儿说“对不起”的意愿,划分为主动型“对不起”、顺从型“对不起”和拒绝型“对不起”;第三个维度,按照冒犯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冒犯型“对不起”和严重冒犯型“对不起”。每一种类型又可以进行具体细分。研究者从幼儿“对不起”行为的主体出发,对该行为的功能进行了考察。对该行为的发出者一一甲方而言,是甲方对自身行为的监控,可以减少内心不安、焦虑和内疚的情绪,减少受到惩罚的危险,维护自己的“好孩子”形象,修复与乙方的人际关系;对该行为的接受者一一乙方而言,是甲方对他的一种精神安慰。紧接着,研究者从幼儿自身和外部角度探讨了影响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因素。研究者在总结了幼儿“对不起”行为的特征、类型、功能和影响因素后,讨论了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对不起”行为中扮演的角色,并对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研究者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幼儿 “对不起”行为 特征 功能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8-29
  • 1.1 研究的缘起8-11
  • 1.1.1 研究者的兴趣8-10
  • 1.1.2 基于对幼儿礼貌教育现状的思考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25
  • 1.3.1 关于“对不起”12-13
  • 1.3.2 关于道歉13-16
  • 1.3.3 关于内疚16-20
  • 1.3.4 关于顺从20-23
  • 1.3.5 小结23-25
  • 1.4 研究设计25-29
  • 1.4.1 研究问题25
  • 1.4.2 研究方法25-27
  • 1.4.3 研究对象的选取27
  • 1.4.4 研究过程27-29
  • 第2章 研究结果(一)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概念界定及事件流程29-32
  • 2.1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界定29-30
  • 2.2 “对不起”行为事件的流程30-32
  • 第3章 研究结果(二)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特征及类型分析32-49
  • 3.1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基本特征分析32-38
  • 3.1.1 常需要被冒犯方的提醒32
  • 3.1.2 易把同伴的无意冒犯当作故意冒犯32-33
  • 3.1.3 乙方明确表示不原谅的较少33-34
  • 3.1.4 较少伴随其他补偿手段34
  • 3.1.5 易受教师的影响34-36
  • 3.1.6 性别特征36-38
  • 3.2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基本类型38-49
  • 3.2.1 基于“对不起”功能的分类38-40
  • 3.2.2 基于幼儿说“对不起”意愿的分类40-44
  • 3.2.3 基于冒犯的严重程度的分类44-49
  • 第4章 研究结果(三)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49-60
  • 4.1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功能49-54
  • 4.1.1 是对乙方的一种精神安慰49-50
  • 4.1.2 是甲方对自身违规行为的监控50-51
  • 4.1.3 减轻甲方内心不安、焦虑、内疚的情绪51
  • 4.1.4 减少甲方受到惩罚的危险51-52
  • 4.1.5 维护甲方的“好孩子”形象52-53
  • 4.1.6 修复甲乙双方失调的关系,解决人际冲突53-54
  • 4.2 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的影响因素54-60
  • 4.2.1 幼儿自身因素54-56
  • 4.2.2 其他因素的影响56-60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0-67
  • 5.1 研究结论60-62
  • 5.1.1 关于幼儿“对不起”行为特征和类型的结论60
  • 5.1.2 关于大班幼儿发展特点的结论——基于“对不起”行为60-61
  • 5.1.3 关于幼儿“对不起”行为功能和影响因素的结论61
  • 5.1.4 关于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对不起”行为中扮演角色的讨论61-62
  • 5.2 给家长和教师的几点建议62-67
  • 5.2.1 合理利用自己的权威63
  • 5.2.2 增强自己的示范性63-64
  • 5.2.3 用等待来关心孩子64
  • 5.2.4 对孩子多加诱导64-65
  • 5.2.5 提高幼儿移情能力65
  • 5.2.6 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65-66
  • 5.2.7 创设宽松的教室环境66-67
  • 第6章 研究者的反思67-69
  • 6.1 对本研究的反思67
  • 6.2 对研究者自身的反思67-69
  • 参考文献69-72
  • 后记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弘;;汉语道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3 李冬晖,陈会昌,侯静;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4 谢瑶;;在园活动中幼儿情境性顺从行为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大班幼儿“对不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65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