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2:23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的现状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场域中,教师作为教化者,一方面将知识经验、行为规范等成人文化传递给儿童,另一方面也接受着来自儿童文化的反哺。本研究中儿童文化反哺是指儿童对教育者在知识经验、器物使用、语言与思维、情感与态度、艺术与游戏、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积极影响,进而促进教育者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针对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的现状,主要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搜集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和归纳发现:儿童文化反哺在物质层面的表现日益明显;在精神层面上偏重情感与态度;在行为规范的制度层面呈现了镜面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儿童文化反哺遇到一定的阻碍。结合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幼儿园制度化的生活环境与幼儿教师的主观因素是阻力的主要来源。为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1)更新儿童观,形成对话意识;(2)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养;(3)不断更新专业技能,实现向终身学习者的转变。
【关键词】:幼儿园场域 文化反哺 儿童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前言6-19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6-7
- 第二节 研究意义7-8
- 第三节 文献综述8-15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15-16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9
- 第二章 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的现状描述19-32
- 第一节 儿童文化反哺的基本层面19-28
- 一、儿童文化反哺的物质层面19-21
- 二、儿童文化反哺的精神层面21-26
- 三、儿童文化反哺的制度(行为规范)层面26-28
- 第二节 儿童文化反哺遇到一定的阻碍28-32
- 一、儿童文化反哺内容未受足够的“重视”28-30
- 二、儿童文化反哺方式未受充分的“理解”30-32
- 第三章 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受阻的原因分析32-40
- 第一节 幼儿园制度化生活环境的影响32-34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34-40
- 第四章 促进幼儿园场域中儿童文化反哺顺利进行的对策40-43
- 一、更新儿童观,形成对话意识40-41
- 二、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科学素养41-42
- 三、更新核心技能,重塑专业能力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郑金洲;;教育反哺刍议[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汪琴;陈世联;;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审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698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69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