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10 18:24

第一章引言

 

1.1 选题背景

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在中国任何时期都没有现在这个时期所受到的重视程度高。胡锦涛同志在 2007 年 8 月 31 日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12010 年 7 月 13 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作用,教师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其是理论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是培养和塑造受教育者健全人格和伟大情操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项研究坚持“实践——认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证研究,以实际调查所获取的材料和信息为分析依据,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和概括,分析困扰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1.2.2 研究意义

一、对现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师事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彰显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师德建设的成果对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全面加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水平意义重大。2008 年 10 月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师德手册》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师德建设的努力目标和方向,结合名师的经典案例,直观地给出了实施师德培养的具体方法。近年来,中国的师德建设主要以此为标准,着重从“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做为人师表的典范、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等六个方面来展开。今年的文献研究和论文也集中从以上六个方面来提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纵观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只提要求,针对城乡有别的师德建设研究很少,研究者往往将立论基础放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教育背景下,往往忽略了“农村教育”这个特殊矛盾,殊不知,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师德建设其实也是城乡有别。

....................

 

第二章师德建设相关概念解析

 

2.1 教师道德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和发展。这里所说的教师道德认识,是指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活动性质的认知和了解,对于教学活动如何开展的宏观把握,以及对教师这个职业所外化出的道德目的的认识。而根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来看,实践又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道德认识也同样来源于教学实践,并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塑造生成功能,用平等对待学生的行为、和蔼可亲的形象、关爱学生的情怀来不断深化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情操带给学生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2.2 教师道德行为

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又先于意识归属于第一性。任何外化了的认识和观点、想法最终都归结为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而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发展和积累的结果。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在和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在业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受意识支配下,做出的有利于学生或无利于学生的行为。教师的道德行为不仅会成为自身道德认识的向导,也会成为学生道德认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对待学生的态度,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塑造。古人口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

 

第三章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必要性..........10
3.1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10
3.11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10
3.12公平的教育是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教育..........10
3.13公平的教育要求教育者的水平无差..........10
3.2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11
3.21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11
3.22目前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实际发展的要求有不小差距..........11
3.3是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11
3.31师德的内涵使其具有强大的塑成功能..........11
3.32农村受教育者的特殊性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建设..........12
3.4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客观要求..........12
3.4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要求..........12
3.4.2加强师德建设对承载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的意义重大..........12
第四章农村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以阜南三塔镇为例..........14
4.1调查问卷的考量角度和调查结果..........14
4.2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4.2.1年龄层次和受教育层次..........15
4.2.2教学活动中的工作积极性..........16
4.2.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16
4.2.4教师的道德自觉..........17
4.3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18
4.3.1物质支持不足影响农村师德建设的发展..........18

4.3.2教育受众对师德建设的负面影响..........19
4.3.3制约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21
4.3.4影响教师自身道德行为及习惯养成的不利因素..........22
第五章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设想..........24
5.1解决农村教育物质基础薄弱的问题..........24
5.1.1加快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建设..........24
5.1.2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保障..........25
5.2提高教育受众的学习积极性..........25
5.2.1家庭关怀——做孩子情感的后盾..........25
5.2.2社会联动——关注农村受教育儿童..........25
5.2.3学校负责——培养有理想的农村学生..........25
5.3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6
5.3.1建立师生之间的感情纽带,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26
5.3.2改革并完善教师绩效工资的评定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6
5.3.3利用多种评课平台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27
5.4不断完善和落实师德规范..........27
5.4.1完善师德规范..........27
5.4.2落实师德规范..........28
5.4.3将正义职责与道义职责联系起来..........29

 

第五章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设想

 

5.1 解决农村教育物质基础薄弱的问题
5.1.1 加快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建设

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安心工作的保障,解决农村教师在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国家连年对农村教育及其教育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多倾斜,但是在地方落实的过程中,不应让这些努力和付出流于表面。加快农村中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解决师德建设之前面临的关键挑战。“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是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科研组。”[23]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今社会,人的受教育层次越高,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就更加迫切,教师作为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期待从职业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自尊。工作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激发教师自身潜能的动机。“想想自己以往的同学总是跟我说他们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多么优越,自己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同样是老师,无形之中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

 

第六章结语

 

农村问题向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需要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来奠定。唯有不断规范和完善农村师德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形成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习惯,用自身规范的道德行为和素养去培养人、熏陶人。规范和完善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建设任重道远且困难重重。其实现的必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难度源自我国的人口现实困境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多,教育环境和条件都弱于城市,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农村,农民,农业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农民工的剧增导致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成为农村教育中特殊的群体,要想将这个群体教育好,培养好,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农村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进一步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把握城乡教育之间的区别,依托农村现实教育环境和困境,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师德建设工作,农村教育水平,乃至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