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关系论
张馨予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金融与货币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笔者就对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金融稳定政策对货币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稳定;货币稳定;金融政策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关键,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间存在着彼此强化的作用,因此在货币稳定的阶段,金融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人们给予充分的认识,并在宏观调控政策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保证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
1. 金融稳定的定义
当前金融稳定仍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至今的定义都没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一般的,金融波动很难检测出来,往往从直观上看金融处于稳定没有波动的状态,但实际上,金融市场已经受到了冲击出现波动。但是这种金融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货币的不稳定。当金融受到不稳定因素影响时,系统就会自动纠正,但是这种纠正往往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尽管金融稳定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但是金融学者仍在努力探索着金融稳定的定义,希望通过金融稳定的定义来确定金融现状,从而明确金融与货币的关系,从而对经济做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2. 金融-货币稳定的关系模型
2.1投资通胀模型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最为常见的状态,而货币的通货膨胀常常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如预期那样刺激企业投资的增长,这是由于在通货膨胀时期,借贷资金的成本降低,因此投资者更希望通过获得借贷资金来进行投资。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会使得厂商忽略外界金融变化,只是专注于自己产品的价格变化,这样尽管收益率得到提高,对投资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对金融体系就会产生冲击,即便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价值会提高。
2.2投资通胀模型的分析
一般的,,投资通胀模型都是金融机构依靠对投资者的信贷来进行投资的方法。这也导致投资通胀模型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导致投资的限额无限扩张,信贷资金供给也随之无限增加,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巨大波动。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就会受到波及,货币和价格的不稳定常常会引发过度的信贷扩张。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信贷资金的收益和安全性只能最大限度地依靠投资品的价值,这无疑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也会影响货币的稳定,必要时采取的货币政策甚至会导致投资品价值下降,金融机构信贷的信用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3.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关系
3.1冲突性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性,而这种冲突性常常表现在短时间内。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就需要增加金融的流动性,而流通性的增加并不能维持长时间,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但是金融的流动性问题并不是伴随通货膨胀出现,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
3.2一致性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一致性体现在长时间内的经济调控中。货币的稳定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货币的稳定都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平稳运行的前提,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一致性。短期内的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冲突常常可以通过改进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而得到缓解,在长时间内可以通过抵消,将金融体系中残留的不确定因素剔除出去,从而体现出两者的一致性。
4.货币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4.1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货币政策一旦出现变动,金融体系就会相应的出现波动,这种不稳定的关系往往体现在通胀与投资量互相牵制中。常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货币的不稳定常会导致金融体系出现信用过度扩张,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一旦市场价格由上涨突然转至下跌,投资的利润就会下降,甚至会使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急剧贬值,出现流通不顺畅的情况,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这对最后实现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是极为不利的。面对货币政策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市场应该对货币政策进行改进,保证货币政策可以对金融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4.2通胀货币不利于金融稳定
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间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如果要保持货币稳定有时就需要采取低通胀货币政策,该政策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在低通胀货币政策的制约下,金融体系流通性降低,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就会面临挑战,导致金融出现波动。
传统防止通货膨胀的方法涵盖了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货币政策在对货币进行调控的同时也会造成金融不稳定,这与货币稳定形成了矛盾。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经营者对货币进行实时监测,在经济发展迅猛的阶段,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而实现低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如果金融机构遭到资产损失的风险,那么金融体系就很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导致机构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货币当局也需要对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调控,在提高市场利率的同时,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进行补充,从而实现货币与金融的双向稳定。
4.3过度信用扩张
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往往忽略自身的能力而盲目信用扩张,导致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无法与信用投放相匹配,这也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波动。由于过度的信用扩张,金融体系就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金融体系对于风险的规避能力也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过度的信用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货币的稳定,间接影响了金融稳定。在过度信用扩张存在的情况下,货币无法及时应对宏观政策变化,这就增加了货币发展的不确定性。当货币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作出应答,使金融体系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变得脆弱不堪。
5.结语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货币状态也呈现出与往常不同的波动,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的发展进程。即便在货币稳定的阶段,金融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人们给予充分的认识,使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彼此强化,从而实现金融与货币的共同稳定。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3]邵腾伟,冉光和.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变化趋势[J]. 当代财经. 2011(02)
本文编号:16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