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龙江省农业金融体制创新
耿殿铭 黑龙江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处于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之中,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也把农业金融体制作为一大工作重心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金融体制创新 农业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的技术水平与知识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但目前为止,黑龙江省的农业金融总水平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这种滞后的发展模式严重的影响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仍然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下。最新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因此,对于农业金融体制的创新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在金融体制发展的推动下,我们能够更准确的对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水平进行测评。
一、现阶段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情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已逐步形成了“四个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促使农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在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下,黑龙江省在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形成一些规范的优质企业,因此,黑龙江省农业也实现了稳健的发展。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农业在相关产业中基础性作用,带动农业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成为了黑龙江省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中心。
同时,农民对生产带来的金融需求以及涉农企业在农业金融方面的需求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随着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原有生产模式的改进,农业生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量逐步扩大,因此信贷成为农业金融体制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农业经济稳健的发展,对农业金融机制的调整与革新必然会成为一大热点。
二、黑龙江省农业金融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阻碍黑龙江省农业金融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缺乏信贷担保,让信贷成为一个风险问题。农业生产经营者在资金周转方面往往会有很大的变数,因此就会造成资金流动较大的现象,也让信贷关系变得脆弱。根据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不允许抵押的,,这会让很多小型农业生产者缺乏贷款信用凭证,也会给农业金融业就资金方面造成很大负担。
目前为止,农业金融主要以银行贷款业务为主,涉农金融服务的资金流转方式较单一,只有极少数农户会以证券、保险、股票或基金作为投资方式。因此,农业金融业多会以短期贷款作为主要业务,但是小额贷款对农业金融业资金运作所产生的作用力相对比较弱,不能更好的满足信贷需求。
创新问题不论在各个行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农业金融业也不例外。农业金融机构沿用传统保守的经营方式,相对收入不稳定的小微企业,农业金融机构会给大型企业更多的机会,同时就会造成资金分布不均衡,让很多需要务农资金的小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很困扰。农业技术以及科学水平发展迅速,处于不断的更新中,因此,农业金融的资金问题就会造成已有的农业架构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求的现象。
金融行业已经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革新,农业银行成为农业金融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脆弱的信贷关系,让农业金融的秩序变得混乱,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类缺乏稳定性的信贷关系,会造成缺乏规范性的融资社会纠纷,让金融行业形成了更多新问题。此外,部分农民信用意识薄弱,也给农业金融带来了不变。
三、农业金融体制的创新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让金融业更有秩序化的高效工作,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制。从农业金融制度上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加强政府的引导,使资源能够合理的配置,提高农业金融的工作效率。建立健全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也是一种对农业市场投资的经营项目,在形成系统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会对涉农企业的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配合农业金融工作,并积极的参与其中。优惠的证券、投资等引导也会带动资金在农业金融行业的流动,为进一步的生产与经营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
在加强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是实现农业金融模式的重要步骤。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保证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以便建立起有秩序的市场贸易平台。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监管也是辅助农业金融体制形成的关键一步。在金融体制不断的整改过程中,树立起规范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加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贷款信誉,降低农业金融的风险。
就农业金融体制形成而言,建立健全的长效融资机制不容忽视。从农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出发,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形成保障,如果农业资金不能有效的进行流通与运转,会对农业金融造成很大亏损。就黑龙江省当前农业金融发展状况来看,建立起健全的长效融资机制可以高效对财政支出做出调整,同时也能够稳定农业金融的资金流动。长效融资机制可以更好的发挥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保障,解决信贷短缺等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带动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与信贷意识也是保障农业金融体制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农业金融市场的开发需要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配合与支持,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金融行业。政府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参与农业金融体制中,提供多方面的补助与保障,让良性的信贷理念深入农民心中,把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金融更有机的相结合。
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农业金融业也在面临着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有挑战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促进农业金融体制更好更快的构建起来,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稳固的贸易壁垒,保障农业金融的正常运行。在未来几年的农业金融体制构建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农业金融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是不可挡的必要举措,是对农业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迈因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美]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4]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何广文,冯兴元.农村金融体制缺陷及其弥补的路径选择[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4
本文编号:16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