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政策的逐渐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对于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金融服务、活跃农村的金融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冲破发展的障碍,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一、前言
2008年5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势,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点
(一)个人、农户以及中小企业是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贷款对象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是根据地域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科学的选择贷款对象。小额贷款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只贷不存”,贷款的额度比较小,因此,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于个人、农户以及企业设置不同的贷款比例。
(二)贷款的流程较为简单,担保的条件比较低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审批贷款时的手续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贷款的人员持有自己的身份证以及找一个收入稳定并且具有良好信誉的人作为担保人即可,再或者也可以用自己的物品以及房产等作为抵押。借款申请书填写完毕后,小额贷款公司会派专人对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较为简单的考察之后,就决定是否要贷款给申请人,而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三天。
(三)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较为完善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多为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拥有较多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拥有在银行从业的经验,一般都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为重视对小额贷款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较为完善,多数公司设立的董事会、经理部门、以及风险部门等等,并且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贷款流程以及详细的贷款管理办法等,有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束缚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产品创新的因素
(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杠杆未到位
在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被定位为经营小额的贷款业务而不吸收存款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是有限责任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最多两家银行融入低于资本金50%的资金来用于发放客户的贷款。目前,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因此它的最大的融资杠杆仅仅只有1.5倍,这与银行的12.4倍以及担保公司的10倍相比差距十分大。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不畅通,可以用作贷款的资金就很少,那么用作创新产品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限制了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
(二)缺乏创新的动力
当前,小额贷款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小额贷款公司仅借助与传统的担保技术以及高端的客户就能牟利,这就使得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不再追求创新,严重缺乏创新的动力。其次,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缺少专门的创新研发部门,创新型的人才较少,技术上的落后以及人员储备上的不足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创新服务产品方面严重滞后。
四、创新小额贷款公司金融产品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完善资金的供给机制
为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为其建立较为稳定的资金供给机制。首先是要不断扩大这些公司的贷款融资的比例,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杠杆,允许这些公司的融入资金不可以超过自有资金的1.5至3倍,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的能力,完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其次,允许那些经营良好且内控水平较高的公司合理的对现有资金进行调度,将闲置的资金较多的运用到创新服务产品中去。最后,要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再融资基金。这需要国家的财政部门、国有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部门共同出资建立,这样做能够为小额贷款公司拓宽资金的来源。
(二)扩大小额贷款公司专业人才的队伍
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任何公司发展壮大的保证,,对小额贷款公司更是如此。任何创新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以及优秀的人才,而人才是关键。小额贷款公司要想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则必须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型的人才,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发出更多的创新性的信贷产品。
(三)不断推进小额贷款项目及产品的创新
要想推动我国小额贷款产品的不断创新,借鉴国外关于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能够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创新,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要鼓励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有效的控制经营的风险,允许经营良好,信誉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信贷资产的转让业务,以此来做大资产的规模。除此之外,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与有着丰富客户资源的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贷款业务。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产品的开发,政府加大扶持的力度,公司本身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额贷款公司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刑早忠.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9(11)
[2]高晓燕,任丽华,赵颖.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运营再探讨[J].现代财经,2011(03)
本文编号:1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