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5-03-09 09:41

董桂红   建行沈阳顺通支行

摘要:个人金融产品是伴随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金融产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需要不断的完善。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发展的特征研究入手,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金融产品

当前,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重大变革转型期,从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到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再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放开,既给我国银行业经营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注入了竞争活力,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的固化利差越来越小,盈利空间收窄。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进行了重大转变,将逐渐改变传统单一的利差盈利手段,向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收入拓展,这个也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业务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特征

1、多样化

传统的个人金融产品主要是以储蓄以及相关的滋生业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的逐步开放,在竞争逐步放开的情况下,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不断的发展成熟,并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进而使基金、保险、信托、衍生金融工具等进入居民的个人理财范围。但由于居民对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这种多样化的个人金融产品难以有效推广。因此,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虽然在形式上主要是以多样化趋势为主,但在居民选择上面,定期储蓄存款仍占到了居民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的主体。

2、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2013年起,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他股份制银行纷纷提高了银行存款利率,而这种存款利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个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很多创新理财产品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而不段的回归储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到位、利率、汇率波动将趋于频繁,金融市场将更加具有风险性,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将逐步函盖到存款、贷款、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强对居民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指导,合理创新金融产品,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二、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思考

1、强化风险控制体系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产品服务时间还不长,个人金融产品发展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需要商业银行不断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对相关风险的识别和风险体系的建设,不断的化解风险。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要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手段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风险处置,并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例如,在进行个人金融产品风险预测的时候,要预测风险价值以及个人金融产品风险投资收益率。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利用风险对冲手段来对可能形成的风险进行转移和规避。同时,要加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灵活性,如果预测风险投资收益较低时,可以通过合同中的终止条款设置,来减少商业银行和个人的投资损失。在风险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通过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建设对整个个人金融产品的衍生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监督控制,防止可能出现的风险。再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规范个人金融产品研发程序,完善环节设计,制定新产品开发设计的管理来完善对金融衍生产品控制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内部管理制度。

2、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3、重视对个人开展理财服务

由于个人金融产品日趋复杂,而居民对个人理财服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对个人开展理财服务的业务知识普及。目前,在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服务过程中,由于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和广大客户对理财规划业务认同感不足,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客户当前富余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对客户本身的财务健康状况的分析仅作为参考指标或根本不进行,这种趋于对短期盈利的重视的个人金融产品服务,不但忽视了个人金融产品中所蕴含的风险因素,而且没有进行长期获利能力的考虑,对个人长期进行金融产品持有非常不利。。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更多的人已经开始重视自身金融资产的分配和家庭财务状况的整体情况。为此,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业务应更多的从客户利益出发,在进行理财服务过程中,注重对于风险因素的考虑和长期受益的计算,以详细、认真的记录客户的财务信息基本情况并对各项财务比率进行系统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的帮助客户配置金融资产。

4、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要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人才优势是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引进了理财规划师资格培训与认证制度,不断培养针对个人金融产品服务的专业人才,但通过培训只能在理论上获得相关知识,要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还需要各商业银行加强对居民个人金融产品服务的实务建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主要是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和定向选择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熟练员工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较欠缺,年轻员工的理论知识较完备,但缺乏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长期地、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培训,同时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以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完善理财市场的监管机制

  个人金融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和个人利益相互挂接,其风险直接影响到处于信息和风险承担能力弱势的个人。因此,需要加强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应急处理机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特意强调收益率、对风险提示不够等行为。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国家监管侧重于颁布相关的法规来引导和规范个人理财业的发展,监管机构建立了统一的标准进行监管,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通过多体系的风险防控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常真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政策措施[J].金融论坛,20072

[2]姜晓兵,罗剑.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J].财政与金融,20119

[3]曹时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金融, 2011(6)



本文编号:17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