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融机构贷款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
杨璐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摘要:个人消费贷款作为银行信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银行经济资本的增加值和回报率,改善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措施的影响,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甘肃省金融机构贷款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的解析,提出实现个人消费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个人消费贷款 发展现状 风险防范
一、推动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措施推动个人贷款业务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虽然频繁进行货币量化宽松,但主权债务高筑,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储蓄倾向明显,国际经济复苏乏力,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近两年,国内地方政府的平台贷、地方债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甚至要求各金融机构压缩相应的规模,同时四万亿投资拉动的不利影响正在显现,导致中央政府不会轻易再出台大规模的投资增长计划。出口和投资受限,要保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这为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高成长性、高回报率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巴塞尔资本协议Ⅲ》指出,每笔贷款所占用的经济资本由5个因素决定,除了贷款金额大小外,主要取决于贷款违约率、违约损失率、贷款期限及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个人消费贷款单笔金额相对较小,绝大部分贷款有相应的抵质押物,且抵押物价值完全能覆盖贷款金额。有金融机构测算同样1亿元的个人贷款比非个人贷款创造的EVA(经济价值增加值)与RAROC(经济资本回报率)要大的多,相应的个人贷款EC(经济资本占用)及拨备率比非个人贷款要低,测算表如下:
贷款 品种
金额 (万元)
期限
客户 类型
EVA
RAROC
次级 拨备
可疑 拨备率
损失 拨备率
非个人贷款
10000
48个月
非公用央企
162.20
26.4%
平均大于20%
平均大于40%
平均大于95%
个人贷款
10000
240个月
住房按揭贷款
192.71
45.2%
平均小于20%
平均小于40%
平均小于80%
因此,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转变以往大公司、小个人的局面,努力转型成为公司与个人均衡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三)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提前消费渐渐成为习惯。市场调查显示,随着房价的一路走高,2008年以前甘肃省一个楼盘总体贷款的购买者只占购房者的30-40%,现在的楼盘项目有贷款需求的购房者基本达到70%左右,甚至更高。
(四)征信系统发展助推个人消费贷款的发展。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提高审批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及贷后管理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既使金融机构敢于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也使老百姓善于利用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来争取金融机构的授信。
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个人消费贷款缺乏长期规划和创新动力。个人消费贷款金额相对公司及中小企业贷款要小的多,甘肃省平均30万元一笔,投放30亿元贷款就有1万笔资料需要前期调查、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和催收,档案移交等。在目前发展环境及科技水平下,导致其业务模式主要还是依赖人海战术。各金融机构的管理层一般履职期限为3-5年,短期的考核压力必然导致管理层发展期限短、规模大、见效快的公司及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缺乏长期的规划和创新动力。这样也会导致从事个人贷款营销的员工缺乏动力,甚至短期行为明显。
(二)个人贷款客户信用风险日益显现。由于对失信个人惩罚的力度不够,造成了个人消费贷款客户信用风险显现。如个人住房贷款,个别借款人常以房屋价格波动、无法及时办理房产证等原因,拒绝按时归还银行贷款,金融机构到法院诉讼后又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从而导致贷款形成逾期,甚至造成金融机构损失的情况。
(三)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虽然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前期调查和审批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库中非银行信息少,导致有两类客户难以把握:一是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前无任何信贷信息的人群;另一类是信用意识非常淡薄甚至是恶意拖欠非金融机构贷款的人群。
三、个人消费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个人消费信贷营销队伍。金融机构要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培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营销和管理队伍,以适应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在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开发出适用性强、档次多的个人消费信贷品种。二是通过对个人信用价值的挖掘,扭转个人信用贷款占比较低的局面,使借款人能更容易地获得金融机构授信。三是要逐步适应并积极参与网络电子渠道为个人贷款所带来的快捷和方便,有效利用和开发各种高效的个人贷款服务手段和模式。
(三)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个人的惩戒力度。首先,以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建立一个包含个人所有社会信息的全国性的个人信息系统。其次,扩大查询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对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享有查询权的仅局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他机构只能实现间接查询,应尽快构建一个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第三,要加大对失信个人的惩戒力度。对于恶意违约或多次违约的个人,除不予办理银行信贷业务外,还要在就业、升迁、享受社会保障、购租房、高档消费甚至出入境等方面限制,让故意失信者在社会上寸步难行,从而引导人们珍爱信用记录,进而推动社会信用程度的提升。
本文编号:17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