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5-03-09 21:04

刘童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周锦宇  罗兰贝格(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和基金专户业务的告诉发展证明了财富管理的中介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从券商目前的业务分析,资产证券化是其进入该领域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现状,并进行了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资产证券化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ABS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一、美国ABS的发展

美国自1968年发行第一张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来,经过45年的发展,各类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是美国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证券。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ABS的领域从初期的住房抵押贷款,拓展至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其他商业贷款领域,时至今日其覆盖领域已经囊括了几乎所有具有稳定预期现金流的资产类业务。

美国最早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是始于70年代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为了满足婴儿潮所带来的住房需求,投资银行开始将部分由联邦住宅局和退伍军人局所担保住房抵押贷款进行打包组合出售给投资者。这类组合被称之为住房抵押担保贷款转付债券。高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其信用等级接近于国债,收益率略高于同期国债,因此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青眯。

随着石油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复苏,住房类融资需求又再次大幅上升。由于设计的局限性,原有产品难以消除投资者对于提前还款的忧虑,MBS市场难以吸收新的资金进入,因此旧有的MBS市场接近饱和。在此背景下,一组抵押贷款为支持,发行多组债券,各组债券具有不同的期限和收益率的产品出现,并且具有了不同的本息偿还顺序,担保债务凭证(CMO) 由此诞生。1986年美国通过了REMIC法案,CMO产品获得了法律支持,并解决了双重课税的问题,CMO产品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随着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应用日趋成熟,时至今日资产证券化的已经扩展到了几乎所有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

随着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广泛应用,以CDSCDO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起来。这类衍生品并不需要以实物资产为标的物,,衍生品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开始脱离于实体经济,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发生。

二、我国ABS现状

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开始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目前,我国现有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了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和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类,SPV载体分别为信托机构和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其中,券商在工商企业ABS业务中起着管理人的核心作用,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主要起着承销人的销售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产品主要有利率水平适中、信用水平较高、种类单一、流动性匮乏四个特点。现有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三个种类:

1、银行信贷ABS

央行、银监会、财政部于20125月份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停滞已久的信贷ABS业务重启,首期信贷资产的额度为500亿元。随着国开行101亿元规模的“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正式发行,信贷ABS的重启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目前信贷类ABS产品主要包括了商业贷款(包括了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证券化和不良资产的ABS

2、工商企业ABS

20058月中金公司发行第一笔基于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权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起,目前通过专项计划发起的企业ABS业务已经超过了10笔。产品范围包括了高速公路收费权、能源收益权、设备租赁资产、BT项目、网络租赁权、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收益权等。目前工商企业的ABS产品历年的发行总额约为284亿元。随着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改革,未来该业务有望转为常规化管理。

3、类ABS产品——资产支持票据

资产支持票据是指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由于在发行指引中没有对资产支持票据提出严格的风险隔离要求,因此资产支持票据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ABS

三、我国ABS发展的展望

中国ABS的发展遵循着金融业发展的常规路径,即先监管后发展。目前存在的逐步试点、项目审批以及额度限制意味着中国资产证券化未来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松绑。基于以下几点,本文对于未来政策松绑持有正面的期望:

1、目前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都已接近存贷比的监管红线, 经济下行所带来的不良贷款率上行的风险越来越大,存款增速下降,商业银行迫切需要ABS对自身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

2、经济日益多元化的发展,旧有的融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随着次贷危机的过去,ABS产品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的消除。因此,现今开展ABS业务的社会舆论压力远小于过去。

3、随着以信托、融资租赁为代表的类银行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以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行为代表的银行自身资产表外化趋势的加速,目前无论是信贷资产还是企业资产都部分的实现了变相的资产证券化,并且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一方面说明ABS的开展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显现了监管层对于这类业务开展默许式的鼓励态度。

四、总结

本文认为目前影响中国ABS开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政策的约束。基于银行自身信贷资产表外化的强烈需求、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的逐渐削弱,未来政策的持续放松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信贷资产表外化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大,因此本文认为信贷ABS放开的速度要落后于工商企业ABS。同时,鉴于信贷ABS的核心资源在银行和信托体系中,券商仅仅承担销售任务,利润有限。未来ABS的重心应放在工商企业的ABS上。从目前类ABS的开展情况来分析未来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以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为主体的ABS的发展,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7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