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托关系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7:22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托关系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理想,如何在退休之后享受到较好的待遇成为所有人关心的话题。2014年9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2050年增长到4.8亿,占据世界老年人口的1/4。如此庞大的数字和越来越快的增长速度,使得与之相伴随的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求便越来越迫切。2014年“两会”期间,老龄化问题更是被提到议事日程,李克强总理指出:社保是民生之基。我们要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我国政府在不断地探索中,正在发展和规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存款。 作为三大支柱之一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是企业基于自身实际经营和发展情况建立,且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的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企业年金的建立是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解决老年经济问题的必然要求。我国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养老金的关注都较晚,但随着越来越多养老保险问题的涌现,政府关心员工退休福利状况,很多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分别从企业年金委托方也称发起方和受托方角度,对企业年金筹集阶段、运营阶段的会计问题进行规范。但是对于企业年金计划具体类型的区分、详细会计问题的规范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并没有体现;企业年金基金会计计量属性、披露方式等是否符合其经济事实和发展趋势仍然值得探讨。2014年1月,财政部颁布—系列经修订的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尤其引起关注,其提出了两种企业年金计划,并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准则于2014年7月开始执行,其执行状况和效果有待持续关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企业年金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并辅以上市公司数据、典型案例进行论证分析。重点分析马钢股份的企业年金计划执行与披露、年金会计确认、计量与核算情况,以期发现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准则的不完善之处;同时考虑深圳社保基金案的实际状况,针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提出符合我国预期发展情况的有效改进意见。本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梳理现有关于企业年金会计的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研究基础。系统介绍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及分类、经济性质尤其是“递延工资理论”;企业年金的信托关系、运营主体;涉及会计主体的界定及信托关系角度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说明。 第三部分,以委托方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分析。首先,介绍该主体角度的会计准则体系变迁过程并进行简单评价。其次,分析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实施情况,重点关注马钢股份企业年金计划及其会计处理。再次,通过对准则及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现如今我国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第四部分,以受托方为主体的企业年金基金会计问题分析。从理论、实务两个方面,分析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以2013年深圳社保基金案为基础,分析该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第五部分,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年金及其会计处理尚存在不足之处,作为企业年金计划发起方的企业应该积极完善自身企业年金计划,规范计划顺利运营,并强化对会计准则的应用,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选择,针对准则及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设定受益计划是未来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方向,新准则虽然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规范,却也缺乏具体指导,有待继续完善。而作为受托方的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主体,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是首要问题,以减少进而避免社保基金案的频繁发生。本文的研究希冀引起各方对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的重视,以期在理论上完善准则体系,在实务上为规范会计处理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企业年金 准则变迁 信托关系 信息列报与披露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67;F27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2
- 1.2 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4 创新与不足19-21
- 1.4.1 研究创新点19
- 1.4.2 研究不足19-21
- 2 企业年金会计的研究基础21-33
- 2.1 企业年金的涵义21-25
- 2.1.1 企业年金的概念21-22
- 2.1.2 企业年金的分类22-24
- 2.1.3 企业年金的经济学理论解释24-25
- 2.2 企业年金中的信托关系25-27
- 2.2.1 信托及信托关系26
- 2.2.2 我国企业年金的信托运营模式26-27
- 2.3 企业年金会计的主体界定27-29
- 2.4 信托关系下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分析29-33
- 3 以委托方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分析33-48
- 3.1 相关会计规范聚焦33-36
- 3.1.1 职工薪酬准则及其变迁介绍33-35
- 3.1.2 对准则及其变迁的评价35-36
- 3.2 企业年金相关会计实务分析36-41
- 3.2.1 企业年金实行情况分析36-39
- 3.2.2 典型案例分析39-41
- 3.3 委托方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1-44
- 3.3.1 企业年金会计规范不健全42-43
- 3.3.2 会计核算混乱,信息披露不合理43
- 3.3.3 精算师队伍的缺乏43-44
- 3.4 解决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建议44-48
- 3.4.1 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44
- 3.4.2 新旧准则的恰当衔接44-47
- 3.4.3 精算师人才的培养47-48
- 4 以受托方为主体的企业年金基金会计问题分析48-58
- 4.1 相关会计规范聚焦48-50
- 4.1.1 现行准则介绍48-50
- 4.1.2 对准则评价50
- 4.2 深圳社保基金案的启示50-52
- 4.2.1 案例简介51
- 4.2.2 案例启示51-52
- 4.3 受托方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52-54
- 4.3.1 各受托方自我约束不力52-53
- 4.3.2 计量属性的选择不恰当53-54
- 4.3.3 企业年金基金信息列报与披露不完善54
- 4.4 解决企业年金基金会计问题的建议54-58
- 4.4.1 加强企业年金理论建设和运行监督54-55
- 4.4.2 重新选择会计计量属性55-56
- 4.4.3 拓展信息披露方式56-57
- 4.4.4 进行企业年金审计57-58
- 结束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娟;;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2期
2 郭荟;企业年金会计处理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与适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5年06期
3 吴克平;;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4 刘爱东,王慧;对养老金会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2年10期
5 杨家新,李琴;企业年金会计问题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4年13期
6 季晓东;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2004年15期
7 季晓东;;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2006年19期
8 王璐;;企业年金会计理论框架构建之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19期
9 罗妍;;对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初步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4年06期
10 罗韶蓬;;关于我国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托关系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0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