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于最佳线性分析的奖惩系统中相对保费的设定

发布时间:2017-04-13 21:34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佳线性分析的奖惩系统中相对保费的设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奖惩系统(BMS,bonus-malus system),即无赔款优待系统,是指汽车保险中对于当年没有索赔记录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当年有索赔记录的投保人施加一定的惩罚。由于投保人的风险异质性特征,即不同投保人的驾龄、职业、车辆类型等不尽相同,汽车保险的相对保费普遍运用奖惩系统(无赔款优待系统)中的模型来定价。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保险精算中相对保费的计算方法主要经历了从先验估计到后验估计,再到考虑索赔次数和索赔额的BMS模型。不同的BMS系统虽然所使用的模型假设不尽相同,但求解过程基本是运用贝叶斯估计等统计理论。由于贝叶斯估计出的结果较为复杂,不便于商业运用,从而以贝叶斯估计为基础的线性估计应运而生,从而大大简化了计算结果,并且由于相对保费的线性形式,保费水平和投保人所处等级间的相对关系也一目了然。线性保费的提出大大促进了BMS系统在汽车保险领域的发展。 但是由于传统的线性相对保费(the traditional linear relativity)是站在投保人的角度出发,考虑用线性的方式对投保人的风险参数进行均方误差最小化,从而对承保人来说有欠公平。本文同时从投保人和承保人的角度出发,在考虑投保人风险参数的同时将承保人的保费盈余进行均方误差最小化,提出线性的最佳相对保费(the optimal linear relativity)。由于该最佳线性相对保费在具有线性保费的优点的同时,对承保人也较为公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同时,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的不同,不同的BMS系统的效果也会各异,本文余下的部分将对贝叶斯估计的相对保费以及传统线性估计与本文推荐的估计在Loimaranta效率的框架下做比较,并通过实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奖惩系统 贝叶斯估计 线性估计 Loimarranta 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34;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3 研究路线与论文结构11-14
  • 1.3.1 研究路线11
  • 1.3.2 论文结构11-14
  • 第2章 基于贝叶斯估计分析的BMS14-20
  • 2.1 引言14
  • 2.2 马尔科夫理论下的BMS模型14-17
  • 2.2.1 模型简述15-16
  • 2.2.2 模型特点16-17
  • 2.3 传统线性相对保费17-18
  • 2.4 本章小结18-20
  • 第3章 双方均公平的最佳线性相对保费(Optimal Linear)20-24
  • 3.1 引言20
  • 3.2 最佳线性相对保费的定义20-21
  • 3.3 最佳线性相对保费的求解21
  • 3.4 本章小结21-24
  • 第4章 实证分析24-34
  • 4.1 引言24-25
  • 4.2 基于索赔次数的效率比较25-27
  • 4.3 同时考虑索赔次数和索赔额大小的效率比较27-29
  • 4.4 针对我国部分保险公司的实证比较分析29-33
  • 4.4.1 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29-31
  • 4.4.2 以华安保险公司为例31-33
  • 4.5 本章小结33-34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34-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1 实证分析中用到的部分Matlab程序38-42
  • 致谢42-4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奕渲,秦焱;一个考虑了索赔事故责任比例的最优奖惩系统[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周明生,徐卫国;2002年汽车市场需求预测[J];汽车科技;2002年02期

3 郁佳敏;郝旭东;;索赔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险经验费率精算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孟生旺,袁卫;汽车保险的精算模型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3期

5 郁佳敏;王浣尘;;先验与后验相结合的汽车保险索赔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佳线性分析的奖惩系统中相对保费的设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04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