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5:17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元化 统筹城乡
【摘要】:在我国,社会越来越关注医疗保险这个话题,医疗保险问题也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总要求,提出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推进城乡医疗保险统筹的工作力度,使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只有有效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健康权,才能促使城乡统筹发展,这也是中国梦的具体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建立了三种基本的医保制度,分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些医保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一起为我国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能够初步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满足居民的医疗要求。但是我国目前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同样导致城乡出现了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目前实行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慢慢的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筹集资金和医疗补偿对于城乡居民实行不一样的标准问题,相关的经办管理单位分离设置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解决好城乡医疗保险的不统一问题越来越急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社会享受到平等、公平的医疗保险制度。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社会公平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理论,选择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城乡基本医保制度的产生以及发展情况,利用最新的数据说明山西省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二元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医疗保险制度的二元特征对于山西省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指出目前实行的基本医保制度对于城乡居民的不公平,函待改革。文章最后结合国内外较为成功的经验做法,并充分考虑到山西省的具体实际,提出有助于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元化 统筹城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8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4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6-18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8-19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4 创新与不足19-20
- 1.4.1 创新点19
- 1.4.2 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析20-26
- 2.1 核心概念界定20-22
- 2.1.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1
- 2.1.2 城乡统筹21-22
- 2.2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22-26
- 2.2.1 公平正义理论22
- 2.2.2 市场失灵理论22-24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24-26
- 第3章 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二元特征及社会经济影响26-37
- 3.1 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二元特征26-31
- 3.1.1 筹资水平的二元化26-28
- 3.1.2 补偿水平的二元化28-30
- 3.1.3 基金管理的二元化30-31
- 3.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元化的社会经济影响31-37
- 3.2.1 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31
- 3.2.2 不利于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31-32
- 3.2.3 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2-37
- 第4章 山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元化的形成原因37-41
- 4.1 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的不同性质是城乡二元医疗保险结构产生的社会根源37
- 4.2 城乡分割的社会政策是城乡二元医疗保险结构形成并固化的制度根源37-38
- 4.3 财力匮乏是城乡二元社会医疗保险结构形成的经济根源38-39
- 4.4 城乡居民权力的差异是城乡二元社会医疗保险结构形成的政治根源39-41
- 第5章 山西省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面临问题41-45
- 5.1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41-42
- 5.2 制度规范与衔接问题42-43
- 5.3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问题43-45
- 第6章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45-53
- 6.1 成都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做法45-48
- 6.1.1 整合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制度接轨45
- 6.1.2 整合管理机构,推进信息化办公,实现经办机构一体化45-46
- 6.1.3 逐步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制度抗风险能力46-47
- 6.1.4 逐步提高待遇水平47-48
- 6.2 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险制度48-49
- 6.2.1 有限的医疗保险与覆盖全面的免费医疗服务相结合48
- 6.2.2 “公私”互补的印度医疗保障体系48-49
- 6.2.3 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49
- 6.3 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制度49-51
- 6.3.1 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医疗保险制度49-50
- 6.3.2 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50-51
- 6.4 国内外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的经验与启示51-53
- 6.4.1 结合国情省情,明确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标51
- 6.4.2 强化政府责任,实现“公私互补”51-52
- 6.4.3 重视农村居民及弱势群体,加快医疗保障公平性建设52-53
- 第7章 山西省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53-59
- 7.1 理顺管理体制和经办机构53-54
- 7.1.1 理顺统筹城乡医疗保险模式相关的管理体制53-54
- 7.1.2 统一经办机构54
- 7.2 提高农民待遇水平以及缩小待遇之间的差距54-56
- 7.3 增加政府投入,发挥政府“统筹”的主导作用56-57
- 7.4 建立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统筹机制57-58
- 7.5 弱化城乡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58-59
- 结论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孝华;谭湘渝;;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时序与制度整合[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2 杨小丽;张亮;冯泽永;;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议题[J];重庆医学;2009年21期
3 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梁智,袁建平,孙宁生,王大戎,蒋玲,赵芳;澳大利亚卫生保健制度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1年02期
5 梁平;石静;;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基础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6 孙祁祥;朱俊生;郑伟;李明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民医保的三支柱框架[J];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7 侯明喜;;统筹城乡医疗保险体制:重庆市的初步实践及发展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01期
8 李郁芬;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分析[J];经济学家;1996年04期
9 周爱萍;;对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以莲都区为个案[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3期
10 胡安娜;;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概述[J];九江医学;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光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模式选择[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22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2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