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新形势下深圳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的反思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9:10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深圳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的反思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圳市 城中村 改造模式 空间形态 和谐发展


【摘要】:我国的城市建设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涌现了一些矛盾,城中村的“城”与“村”的矛盾是我国城市建设不可忽视的。各大城市对城中村的重点改造与整治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许多略显杂乱的城中村被拆除,改造为高品质的居住小区、商业中心、办公楼等,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2014年以来,房价趋于平稳,大多数城市房屋供大于求,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城市对于传统文化和社区活力的向往与日俱增。这样的新形势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城中村的价值和城中村的规划建设模式。 “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我们很难从国外的城市建设中直接得出经验,针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对于“城中村”的态度和改造方法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城市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城市建设需要、城市建设经验来探索与时俱进的策略方法。这对于实现城乡统筹、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和城市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成因和极快的发展速度,深圳市的城中村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作为研究主体对于其他城市的城中村规划建设有较强的示范性参照作用。本文运用搜集资料、实地调研、类比研究、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最早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深圳市为重点调研对象,在临近的香港、澳门地缘人缘与深圳市较为相似的发达城市选取个别实例进行补充调研,并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对城中村形成原因和城中村现状的探寻与调研,客观分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对城市的意义。城中村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而城中村对于城市的积极意义经常被忽视,譬如城中村承载着众多有价值的城市风俗文化、城中村为外来城市建设者提供低成本的安居之所、城中村在城市中心提供更亲民的商业模式和生存方式、同时城中村的内路网部分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等。明确城中村的积极作用对正确全面把握城中村规划建设的方向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有的城中村改造主体和主要改造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改造模式改造后的城中村进行调研,,总结并分析各种改造模式的利弊。且对影响最大且较为常用的整体拆建的改造模式进行着重分析,在肯定此模式的执行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做贡献的同时,客观分析这种“风光”背后所引发的不被关注却十分严重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城市建设问题等。 重新审视城中村对于城市的意义,总结过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的方向:改善城中村环境水平,增强城市配套功能;建设城中村特色产业,改变单一靠物业出租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城中村的自我更新能力;加强公众参与;维护传统邻里关系;延续城市文脉和活力等。试图为今后城中村改造的设计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深圳市 城中村 改造模式 空间形态 和谐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2-15
  • 1.1.1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期12-13
  • 1.1.2 各大城市对城中村改造整治已有十多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3
  • 1.1.3 各大城市的地产房价已趋于平稳,地产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13-14
  • 1.1.4 城市对于传统文化和社区活力的缺乏和向往与日俱增14
  • 1.1.5 深圳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对全国城市又示范性的参照作用14-15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5-16
  • 1.2.1 论文研究的意义15
  • 1.2.2 论文研究的目的15-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6-2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6-20
  • 1.3.2 国内研究现状20-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22-23
  • 1.4.2 调研工作的简介23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主体框架23-26
  • 1.5.1 论文研究内容23-24
  • 1.5.2 论文研究框架24-26
  • 第二章 城中村概况分析26-50
  • 2.1 城中村概念界定26-27
  • 2.2 出现的原因27-34
  • 2.2.1 社会力27-30
  • 2.2.2 市场力30-31
  • 2.2.3 制度力31-34
  • 2.3 现状34-43
  • 2.3.1 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式发展格局,市中心城中村呈“孤岛”态势34-38
  • 2.3.2 人员构成与就业状况复杂,村民生活便利38-41
  • 2.3.3 土地、房屋权属混杂,房屋性质不明确41
  • 2.3.4 公共服务设施以经营为主41-42
  • 2.3.5 社区管理具有“城村混合型”特点42-43
  • 2.4 存在的问题43-45
  • 2.4.1 居住环境质量差,建筑密度过大43
  • 2.4.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众多43-44
  • 2.4.3 市政基础设施普遍落后44
  • 2.4.4 管理资源配置不足,权责不清44
  • 2.4.5 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黄赌毒”泛滥44-45
  • 2.5 对于城市的意义45-50
  • 2.5.1 曾为城市建设提供土地资源45
  • 2.5.2 承载着众多有价值的城市风俗文化45-46
  • 2.5.3 为外来城市建设者提供低成本的安居之所46-47
  • 2.5.4 在城市中心提供更亲民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47-48
  • 2.5.5 开放的城中村的内路网部分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48-49
  • 2.5.6 小结49-50
  • 第三章 深圳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50-91
  • 3.1 深圳城中村改造模式概述50
  • 3.2 深圳城中村改造主体50-55
  • 3.2.1 政府50-51
  • 3.2.2 开发商51-53
  • 3.2.3 村集体53-55
  • 3.3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调研与分析55-79
  • 3.3.1 异地重建—调研分析盐田三村、四村和西山吓村55-60
  • 3.3.2 整体拆建—调研分析渔农村60-66
  • 3.3.3 局部拆建—调研分析大芬村66-79
  • 3.4 香港澳门城中村对深圳的借鉴79-91
  • 3.4.1 香港洪水桥村落79-86
  • 3.4.2 澳门l9仔村86-90
  • 3.4.3 对深圳“城中村”的启示90-91
  • 第四章 对大规模拆除重建改造模式的评价91-109
  • 4.1 承认这种方式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做的贡献91
  • 4.2 引发的问题91-109
  • 4.2.1 社会方面91-93
  • 4.2.2 经济方面93-98
  • 4.2.3 城市建设方面98-10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109-121
  • 5.1 总结109-111
  • 5.1.1 重新审视城市发展新常态,明确城中村改造新背景109
  • 5.1.2 客观分析城中村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和积极意义109
  • 5.1.3 理性总结以往城中村改造的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步的城中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09-110
  • 5.1.4 从“消灭”到“开放”110-111
  • 5.2 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具体对策与建议111-113
  • 5.2.1 改善环境水平,增强城市配套功能111
  • 5.2.2 建立特色产业,改变单一靠物业出租的经济发展模式111-112
  • 5.2.3 重视“城中村”自我更新的能力112
  • 5.2.4 加强公众参与112-113
  • 5.2.5 维持传统邻里关系113
  • 5.2.6 延续城市文脉和活力113
  • 5.3 “城中村”改造方案设想113-121
  • 5.3.1 垂直村落113-116
  • 5.3.2 屋顶美化方案116-117
  • 5.3.3 墙面彩绘117-118
  • 5.3.4 城中村空间逐步整改开放118-121
  • 参考文献121-125
  • 附录一125-126
  • 附录二126-127
  • 附录三127-129
  • 致谢129-13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京祥;赵伟;;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江苏城市规划;2006年08期

2 张澜;曹巍;;宅基地制度与城中村改造的矛盾及解决办法[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3 单军;城里人、城外人……——城市地区性的三个人文解读[J];建筑学报;2001年11期

4 李津逵;城中村的真问题[J];开放导报;2005年03期

5 杨豪中;王劲;周昭俊;;“有机更新”理论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原则浅析[J];前沿;2011年10期

6 仝德;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9年06期

7 孟岩;;“城中村”中的美术馆 深圳大芬美术馆[J];时代建筑;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厉基巍;北京城中村整治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2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1032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