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增长悖论的反思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切入点:投融资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摘要】:日本经济增长的悖论存在制度性根源。日本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革后,没有做出很好的适应性调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后,日本国内经济开始投机行为盛行,"炼金术"大行其道。高增长的日本经济逐渐演变成泡沫经济。日本经济最终触发"明斯基"时刻,跌入通货紧缩的泥沼。借鉴日本经验,持续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优势,有效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避免日本经济泡沫之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到亿万中国人的福祉,意义重大。中日经济模式比较分析表明,尽管中日经济在增长绩效、管理方式和增长路径上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但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中国尚存在改革的"时间窗口",有效遏制经济泡沫的蔓延,妥善处理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房地产泡沫、信贷资产时间错配等核心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更加健康的"新常态"。
[Abstract]:There are institutional roots in the paradox of Japanese economic growth. Japan's economic policy has not made a very good adaptive adjustment after major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and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Japan's domestic economy began to speculate and "alchemy" became popular. The high-growth Japanese economy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bubble economy. The Japanese economy finally triggered the "Minsky" moment and fell into the mire of deflation. Learn from Japan's experienc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ffectively stimulating the new power of economic growth, avoiding the road of Japan's economic bubble, and successfully surpass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has a bearing on the well-being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model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hows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high similarities in growt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atterns and growth path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owever, China's economy will not repeat the mistakes of Japan. China still has a "time window" for reform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spread of economic bubbles and properly deal with such core issues as overcapaci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al estate bubbles, credit asset timing mismatches, and so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ill enter a healthier "new normal".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财政学系;
【基金】: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财政体系改革与经济增长——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研究”(NKZXB1425) 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及测评体系”(14JJD790035)
【分类号】:F1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瑶;;地方政府房地产税收依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政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明慧;路鹏;;地方土地财政收益分配:基本逻辑与转型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2 张小富;张晓兵;;河南县域房地产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建材;2014年02期
3 秦秀秀;;基于实体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房产改革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继明;新型城镇化对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2 吴桐;关于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3 胡斯;完善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贾康;;房地产税的作用、机理及改革方向、路径、要领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宏瑾;我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研究——勒纳指数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3 贾康;刘微;;“土地财政”:分析及出路——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J];财政研究;2012年01期
4 王雪峰;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测度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8期
5 王浩;;房地产泡沫评判指标的选用与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6 刘蓉;;房产税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改革;2011年03期
7 谢琛;袁建华;;基于灰色理论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需求影响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欣;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6期
2 贺力平;20世纪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1期
3 孙波;1978—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4 周绍朋;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5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直接启动消费需求是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高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技术经济;2000年03期
7 李宗福;收债:促进港口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J];交通财会;2000年02期
8 仲禾;今后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07期
9 冯雷;辽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税务;2000年03期
10 熊祖辕;美国的经济增长[J];统计与咨询;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9 焦方义;;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根本任务[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10 张宏亮;;陕西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5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7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8 华;韩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缓慢[N];金融时报;2003年
9 记者 赵金川;印尼经济增长加快[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乐绍延;日经济增长超预期[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6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7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马速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3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167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