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5:06
【摘要】: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土地利用更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使用的高消耗、低产出,浪费巨大,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的刚性约束,促使我们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科学合理、节约和集约用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全面深刻地刻划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单因素的单向研究,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不能适应和推动经济发展,甚至加大经济发展中土地的“木桶效应”和瓶颈作用。但事实上,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双向关系。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空间。 本文综合运用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系统论等学科的有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各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将“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提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作用的要素和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灰色典型相关分析和联立方程模型理论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互动作用机制进行定量研究,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方面全面刻划城市土地动态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经济增长有着稳定的贡献,并随着科技进步,其集约化利用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城市建设用地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率以及城市化率都存在高度正相关,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关系密切。(2)运用灰色典型相关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各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工业化率、人均GDP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和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之间的相关程度高。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主要是通过工业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和工业用地比重之间的相关性来体现,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应重点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3)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联立方程模型,用全国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均有着显著的影响。(4)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联立方程模型,采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局部数据,研究各局部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联立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而对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维度来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也均影响显著,这为城市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 在理论价值方面,本研究综合考虑城市土地和经济发展各个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建立相关理论模型,为提高我国新土地政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方面,本研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科学合理、节约和集约用地,为加强城市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包括:(1)区别于现有文献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单向关系,本文将土地与经济置于同一个系统中,研究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关系;(2)与以往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简单相关关系不同,本文运用灰色典型相关方法,分析各种城市土地与经济发展各维度间的关系,即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特殊用地九类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与以往建立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单向回归方程不同,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在考虑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联立性的条件下,一方面,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采用同时包括截面数据(各省份)和时序数据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联立性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93.2
【图文】:

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自然资源,经济增长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城市建设用地图4一 21997一2006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1998年一2006年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4.2.1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在经济学上,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向外移动时,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是安装在经济增长这台发动机上的四个轮子,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土地是自然资源中的基础,也是其它三个轮子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是经济实现增长的根本。第38页图4一3直观上描述了1997年一2006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由图可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国内生产总值朝同方向变化。同时,利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为0.932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厂商行为,幼稚期


周期指产业从产生到消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改变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4一5所示。图4一5产业的土地需求变化情况一个产业的出现、发展、成长和衰退,实质上是产业结构转换的一种具体表

西部地区,情况,年份,变化情况


在1997年一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最快,为8.3%,西部地区次之,为6.3%,中部地区最慢,为3.6%。1997年一2006年的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如图6一1所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 19971999200120032005年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口西部地区图6一 11997年一2006年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欧阳华;;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2 张靖;同丽嘎;董建军;张庆;牛建明;张雪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唐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伍贤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陆举锋;陕西省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贺孟萌;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佳岭;上海市三林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易伟雄;基于遥感的三门峡库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李勇刚;“城镇上山”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贾海涛;石家庄市土地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56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756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