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6:5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的金融管理制度和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逐步走向金融自由化,金融混业经营逐渐盛行。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的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即产融结合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类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逐渐成为这一时期产融结合的主体,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20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很多企业放弃多元化,将力量集中于主营业务,开始归核化经营。但是出于资本逐利动机的内在要求以及一些大型企业通过产融结合保持强大地位和竞争实力的需要,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在美国大型企业中依然相当的盛行。而且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经营一般都具有跨国经营、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经营、产融结合以及多元化经营五大特征,在这其中产融结合的特征日趋显著。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一些产融结合型企业损失惨重,部分企业开始纷纷撤离金融领域、回归主营业务。产融结合的有效性及给企业本身和整个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在我国,产融结合成为企业集团近年来流行的发展模式,随着企业集团的壮大,很多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型产业集团,或者成立财务公司,或者投入巨额资金涉足金融领域,参股控股或者发起成立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期货、金融租赁、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范围内的融合。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跃跃欲试,信心满满。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表现出了央企挑大梁、龙头企业争先的特点,不少央企如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粮、中航工业、宝钢等都在竞相扩大自身金融版图。与此同时,一些民营企业集团也在争持金融牌照,比如新希望集团、联想集团、海尔集团、雅戈尔等。行业主管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对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从2009年开始,国资委明确支持央企产融结合,认为产融结合是中央企业培育强大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央行一直密切关注企业产融结合有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产融结合、混业经营成为央行2010年的重要研究课题。银监会则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保持了谨慎态度,希望建立起产业资本与金融机构的有效防火墙,以更好地防范风险,但是并没有严格禁止和限制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理论界对产融结合给企业集团自身和金融系统所带来的风险表示了担忧,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产融结合有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那么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效果究竟如何?本文的研究将作出回答。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理论基础。总结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基础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石。 第三章,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发展层次与动因。首先,简单介绍了产融结合的概念及由融而产和由产而融这两种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并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涉足金融领域的产业型企业集团。其次,系统概述了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我国出现的产融结合的萌芽,丰富了关于我国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历史的研究;同时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再次,将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间接融合的中级发展层次和“双轮驱动”的高级发展层次,并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做出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初级发展层次的判断。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是追求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服务集团主业,实现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缓解融资约束,节约融资成本;完善集团金融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首先,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这一现实,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后,企业业绩的提升;融资的便利性;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以及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其次,分析了有效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的判断标准以及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第五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出于研究的可行性,本文选择企业业绩指标的变化和风险指标的变化作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施效果。本文选取2006——2010年持续对某一个或多个金融机构参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以及每股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以Altman Z值计分模型、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比率以及财务杠杆系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分析样本公司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效果,从业绩方面来看,样本公司的业绩在样本期间内并没有得到持续显著地改善,而从风险方面来看,样本公司风险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但是公司的风险依然是可控的,这说明了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六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从外部的政策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其中,政策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国资委的政策影响。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型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产业型企业集团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以及产业型企业集团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本章的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优于民营企业;企业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总体而言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权比例无论大小对企业业绩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是参股金融机构却有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 第七章,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面临的潜在风险分析。深入分析了随着产融结合程度的提高,我国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与金融无法有效协同带来的风险、利用金融优势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风险、产业集团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估计不足所带来的风险、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 第八章,实现企业集团有效产融结合的相关建议。从企业和政府监管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内部的有效融合。从企业层面而言,要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要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平衡发展;还要注重金融内部的平衡。从政府监管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立法机关应积极制订和完善涉及产业投资金融的相关法律;未来应逐步形成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基本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子公司进行功能监管的统一监管框架,同时要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点明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选择执行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战略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些样本公司在2006——2010年这一特定样本期间内企业业绩和风险的变化情况,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上市公司,在样本期间内企业业绩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风险虽然没有显著降低,但是风险依然可控,总起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果并不理想。 2、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层次进行了合理划分。本文认为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间接融合的中级发展层次和“双轮驱动”的高级发展层次,并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做出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初级发展层次的判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内部的有效融合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进而提出了初级发展层次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即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后,企业业绩的提升;融资的便利性;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以及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 3、全面分析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层面系统总结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和有效监管,以及国资委的政策影响,首次从宏观政策层面探讨了政策因素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参股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以及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并对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这种实证分析思路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4、提出了提高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相关建议。从企业层面而言,要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要保持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平衡发展;注重金融业内部的平衡。从政府监管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未来应逐步形成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基本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子公司进行功能监管的统一的监管框架,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7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分析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分析框架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资源基础理论
    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3.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发展层次与动因
    3.1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3.1.1 企业产融结合的萌芽期
        3.1.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初始发展期
        3.1.3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形成期
        3.1.4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大规模扩张期
    3.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层次
        3.2.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层次的划分
        3.2.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层次的判断
    3.3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3.3.1 追求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3.3.2 服务集团主业,实现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
        3.3.3 缓解融资约束,节约融资成本
        3.3.4 完善集团金融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4.1 关于产融结合有效性判断标准的相关研究结论
    4.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4.2.1 企业业绩的提升
        4.2.2 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4.2.3 企业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
        4.2.4 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
    4.3 企业集团有效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4.3.1 有效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判定标准
        4.3.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5.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5.1 关于企业产融结合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成果
        5.1.1 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
        5.1.2 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5.1.3 相关研究评述
    5.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5.2.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5.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2.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5.2.4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5.3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评价
6.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政策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
        6.1.2 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6.1.3 国资委的政策影响
    6.2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
        6.2.2 企业集团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
        6.2.3 企业集团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
        6.2.4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7.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面临的潜在风险分析
    7.1 产业与金融无法有效协同带来的风险
    7.2 利用金融优势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风险
        7.2.1 过度投资问题
        7.2.2 内部交易的风险
        7.2.3 财务杠杆风险
    7.3 产业集团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估计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7.3.1 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
        7.3.2 产业与金融经营理念的差别
        7.3.3 部分企业家对金融风险的估计不足
    7.4 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
    7.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
        7.5.1 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的风险具有很强扩散性
        7.5.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所隐藏的道德风险
8. 实现企业集团有效产融结合的相关建议
    8.1 企业集团层面的相关建议
        8.1.1 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
        8.1.2 保持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平衡发展
        8.1.3 注重金融业内部的平衡
    8.2 政府监管层面的相关建议
        8.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8.2.2 加强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监管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泽琴;刘胜花;;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河北省产业金融关系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静雅;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1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841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