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金融形势指数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5 14:30
  上世纪末以来,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资产价格波动成为各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挑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深重的负面影响,凸显资产价格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大影响,各国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调控中越发重视资产价格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资产价格的信息预测能力将逐步增强。在当前持续的高通胀背景下,本文依据Goodhart&Hofmann(2000)的思路,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一个包含利率、汇率、房价和股价在内参数时变的金融形势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FCI),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作为各资产变量综合测度的FCI,包含未来宏观经济信息,监测对产出和通胀有预示作用的FCI,有助于央行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物价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然后,本文把FCI作为整体金融形势宽松程度指标纳入货币政策反应函数,GMM实证发现:(1)纳入FCI的麦克勒姆规则和泰勒规则检验结果均显示,政策工具对以综合各类资产价格的FCI...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和可延伸之处
第2章 FCI 的构建原理与实证方法
    2.1 FCI 的构建原理
        2.1.1 资产价格对总产出影响途径分析
        2.1.2 FCI 构建的静态模型分析
    2.2 FCI 构建的实证方法
        2.2.1 状态空间模型
        2.2.2 卡尔曼滤波
第3章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 FCI 构建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3.2 实证分析
        3.2.1 单位根检验
        3.2.2 构建 FCI
        3.2.3 FCI 与 CPI 和 GDP 的经验结果
第4章 以 FCI 为参考指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分析
    4.1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演变
    4.2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存在的问题
    4.3 包含 FCI 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证检验
        4.3.1 包含 FCI 的麦克勒姆规则
        4.3.2 包含 FCI 的泰勒规则
        4.3.3 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以 FCI 为货币政策的参考目标
        5.2.2 构建通胀目标与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双目标”框架
        5.2.3 加快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为向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规则转变创造良好条件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 周小川.  西部金融. 2011(02)
[2]金融状况指数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J]. 王雪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11)
[3]金融形势指数与货币政策——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彬.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4)
[4]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研究[J]. 戴国强,张建华.  财经研究. 2009(07)
[5]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基于泰勒规则和麦克勒姆规则比较的视角[J]. 孔丹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6]麦克勒姆规则及其中国货币政策检验[J]. 江曙霞,江日初,吉鹏.  金融研究. 2008(05)
[7]开放经济下的最优货币政策、MCI及在中国的检验[J]. 卞志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4)
[8]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产出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 段忠东.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12)
[9]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J]. 李扬.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9)
[10]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J]. 陆军,梁静瑜.  世界经济. 2007(04)



本文编号:3419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419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