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机理和国际经验
本文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发展 集聚区 规划 出处:《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4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创新效应、文化品牌效应,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基本动因。概括了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实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区域服务业体系的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之重要依托;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培育网络化的服务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壮大服务业、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力量,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是城镇功能疏解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产城融合、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托;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环境等是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发展的基本原因,但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影响往往也是举足轻重的。
[Abstract]:Obtaining external scale economy, scope economy and learning innovation effect, cultural brand effect are the basic motiv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is summari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optimize and upgrad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func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regional service industry system.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cultivate the network service industry system,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enhanc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 is the leading force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important carrier to build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ole. The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urban fun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ity and optimizing the spatial layout of urbanization. Location conditions, market demand,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basic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rvice agglomeration area, but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日趋显著,并日益受到地方政府决策层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剖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机理,探讨其国际经验,对于引导我国服务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许多学者研究了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作用(KeebleWilkinson,2000;NachumKeeble,1999),并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菲;国外著名商业街比较与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汤珏;孙有望;;国外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中外物流;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仪忠;刘元雪;孙树国;;地下工程节能减排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 张歆梅;;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3 张歆梅;;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J];城市问题;2007年09期
4 李伯华;宾玉洁;窦银娣;;城市主题街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5 张庆华;赵彦娟;;泉城路商业街建设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3期
6 吴晓莉;黄卫东;;浅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策略[J];开放导报;2011年05期
7 程爽;;秦皇岛市物流系统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8 洪增林;;街区经济的特征、发展模式及发展条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周永广;温俊杰;陈鼎文;;基于信息熵权TOPSIS法的步行商业街业态竞争力及布局研究——以杭州市两条步行商业街为实证案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6期
10 许素琼;蔡昭君;;借鉴国外物流园区经验,加快南充物流园区建设[J];价值工程;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永广;温俊杰;;基于信息熵权TOPSIS法的城市商业街业态布局与竞争力研究——以杭州市河坊街和南宋御街为对比案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继增;商业集群:集聚动因及发展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王煜洲;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婷;城市商业街资源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贾棉;旅游城市规划中的旅游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文蕾;主题街区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韩佳嘉;石家庄特色商业街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5 王键;张家港物流园区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李明燕;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陈东东;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程磊;济南市盖家沟物流园区战略定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胡晓艳;城市旅游特色街区位选择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张精华;常州罗溪综合物流园区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骏;;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之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4期
2 何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3 何骏;;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J];中国名城;2009年03期
4 李雯;;内蒙古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问题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樊荣臻;李光泗;;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以扬州为例[J];江苏商论;2012年11期
6 柏程豫;;河南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理性选择[J];城乡建设;2013年06期
7 束s,
本文编号:1443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44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