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城市规模、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8-02-27 05:25

  本文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门限回归 出处:《金融与经济》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集聚地,城市规模各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于中国2003~2015年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城市规模为门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城市规模的双重门限特征。以城市规模为门限,将样本分为三组,当城市规模低于3.865时,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为0.9017;当城市规模介于3.865~5.083之间时,影响大小为0.9137;当城市规模高于5.083时,影响效应下降到0.9041。显然,城市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适度城市规模才能最大化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存在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规模最优匹配特征。
[Abstract]:City is the space carrier and gathering place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ity scale is differ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Based on the data of 260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5, the city size is taken as the threshold.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ested by using fixed effect model and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has a double threshold based on urban scal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city as the threshold,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hen the urban scale was lower than 3.865, the impact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was 0.9017; when the urban scale was between 3.865 and 5.083, the impact was 0.9137; when the urban scale was higher than 5.083, the effect decreased to 0.9041. If the urban scale is too small or too larg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can be reduced, and the moderate urban scale can maximiz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There is an optimal matching featur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scale of the c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专利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研究”(2015DCYJ07-2)资助
【分类号】:F124.1;F299.2;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艳琳;张恒;;全球视角下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22个国家1960-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2 王恕立;滕泽伟;刘军;;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分析——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J];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3 匡远凤;;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5年01期

4 梁红梅;张迪;;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动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年05期

5 董利红;;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2年02期

6 姚凤阁;仲深;周忠元;;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8年中国三大经济圈城市面板数据[J];城市问题;2011年01期

7 夏杰长;刘奕;李勇坚;;“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12期

8 叶爱华;;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22期

9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般均衡模型及其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年10期

10 曾国平;袁孝科;;中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艳琳;赵荣钧;;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综合测评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8期

2 李江;卫平;石大千;;城市规模、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J];金融与经济;2017年07期

3 范晓莉;黄凌翔;卢静;王丽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年14期

4 阳镇;夏飞龙;;民族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广西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年03期

5 赵若锦;;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06期

6 白雪洁;孟辉;;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基于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解[J];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7 郭斌;贺楚倩;;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陕西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8 王舒鸿;崔欣;宋马林;;大数据在环境技术进步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7年02期

9 夏伦;;我国服务业省级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横截面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年02期

10 肖挺;;我国省份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检验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瑞芝;邓忠奇;;服务业生产率真的低吗?[J];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2 于斌斌;胡汉辉;;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共生演化的机制与路径——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3期

3 曾国平;吴明娥;;服务业的集聚与城市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城市问题;2013年12期

4 李逢春;李程骅;;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践、验证及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12期

5 刘秋生;刘雪娇;;江苏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年12期

6 王为东;陈丽珍;陈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3年09期

7 王向;;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来自上海的经验(1949-2010)[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8 李浩;;“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9 陈健;蒋敏;;生产性服务业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产业关联机制下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10 匡远凤;彭代彦;;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斌;交易成本视角的城市规模与政府选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城市规模[J];城市问题;2002年05期

3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品位[J];协商论坛;2004年02期

4 李宝梁;;城市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武夷山;;城市规模多大为好[J];科技导报;2007年13期

6 杨洋;谢凤华;;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7年09期

7 徐云;;城市足迹馆:感受世界文明的底蕴[J];公关世界;2010年11期

8 阿纳休·萨巴尔毕斯科亚;彭永清;;与城市和谐共存[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9 吴家浩;高少慧;许维栋;;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10 刘丽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需处理好五种关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小培;胡敏;;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曹慧;;论经营城市(节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梁东;李瑞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问题及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林;董海浪;张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铭;;浅论控制城市规模与节约土地[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俞滨洋;陈烨;;论新世纪哈尔滨城市品牌的重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我国城镇化进展中的城市规模布局的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R塠x;王[x海;;悂向21世}\0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张琳彦;城市规模跨向“大蚌埠时代”[N];蚌埠日报;2012年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杨宝迪;塑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N];长春日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欧昌梅;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可能重设[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中国应该重新考虑城市规模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城市治理 既要看得到更要管得到管得好[N];西安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个性城市要特色不要克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陈为邦;城市思想与城市化(上篇)[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戴文杰;关于经营城市的几点思考[N];驻马店日报;2005年

10 王永山(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不能以营销来定位[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名良;中国城市适宜规模与偏向性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陈Z,

本文编号:1541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541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