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服务业生产率——基于微观企业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服务业 切入点:创新 出处:《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苏州昆山市117个服务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创新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阐述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差异性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反映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的五个指标来测度服务业创新水平;在构建回归方程时,运用Heckit模型来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可能引致的内生性问题,并借此识别创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新有助于服务业生产率提升,但在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呈现差异化.具体来说,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生产率有显著正面影响,而对非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企业影响不显著或者为负.从创新类型分析,流程创新对所有服务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推动作用.此外,互动式创新,特别是客户企业以及同行竞争企业,是服务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政府在推动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117 service enterprises in Kunshan City, Suzhou,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on productivity of service enterprises. Five indexes reflec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proces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Heckit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endogenous problem caused by sample selectivity bias when building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nov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productivity, but it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ypes of service enterprises.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enterprises. The impact on non-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firms is not significant or negative. From the innovation type analysis, process innovation has a driving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all service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interactive innovation, In particular, customer enterprises and peer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service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技术溢出效应的多维测度与我国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7127312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以全球价值链引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11AZD002)
【分类号】:F273.1;F719;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玲;汪小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服务创新[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2 王敏;培训服务产业价值链浅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鲁桂华,蔺雷,吴贵生;差别化竞争战略与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5期
4 李欣,于渤;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服务补救策略[J];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5 舒伯阳;;基于服务创新的现代企业盈利成长模式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3期
6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年12期
7 翁伟斌;;教育服务运作过程及其产品的创新研究——兼谈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J];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8 李靖华;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策略[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9 蔺雷;吴贵生;;制造业的服务增强研究:起源、现状与发展[J];科研管理;2006年01期
10 李亚鹏;;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婧;;浅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新业态的探索[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风;;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陈乐;基于EO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迁移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汤银英;物流场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熊英;服务补救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杨名;服务创新及其对服务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英;长春卓展时代广场百货有限公司服务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安静;饭店服务补救对顾客满意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惠;台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环境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翟运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冉亚林;成都市出租汽车服务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韩国远;吉林北方通信公司市场经营拓展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王冬;我国商业银行基于金融创新的CRM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景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幼教系统发展规划[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敏;基于价值链的培训服务满意度提高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甜;金融服务项目创新过程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杰;刘志彪;;套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2 胡国恒;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部门的二元结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4 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朱恒鹏;;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行为[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6 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志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柳青;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共享性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溪;入世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2 周才裕;宏观调控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对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几点建议[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09期
3 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4 张剑;刘铮;张昕;;服务业顾客满意度的特性与结构模型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7年01期
5 郑雅萍;王静;何晨;;试论服务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其表征[J];消费导刊;2008年11期
6 肖尧;林竹;肖生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7 郑雅萍;胡立央;郑启聪;;服务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学刊;2008年06期
8 徐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视角[J];价值工程;2009年08期
9 顾乃华;;对外开放门槛与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6期
10 吕义军;李秉强;;我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然;;制度创新与城市化——兼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建设[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方远平;闫小培;陈忠暖;;服务业区位选择评价指标及区位模型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范秀成;罗海成;;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研究:来自中国服务业的实证[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彭斯达;潘黎;;FDI与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耿珂;;如何建立和培养铁路多经企业的服务意识[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傅绪哲;李江华;路丽琴;;服务类环境标志技术标准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周勤;;西部开发中的城市化和服务业产业发展[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朱晓莉;;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在北京人才服务业的运用初探[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罗荣桂;黄敏镁;;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服务业发展预测模型[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10 ;第七章 北京市服务业若干领域循环经济分析[A];首都循环经济建设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屈凌燕;浙江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振兴;突出特色 促进服务业繁荣 率先突破 加快老城区改造[N];青岛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陆铭 通讯员 黄仕贤;灵山新增从事服务业个体户1385户[N];钦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陶杰;新加坡服务业成为就业市场增长引擎[N];经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吕丽霞;服务业“用工难”调查[N];商洛日报;2011年
6 湖北记者站 徐钰;武汉出台新政加速发展服务业[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记者 任社宣;人社部等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9年
8 蒙晖 本报记者 朱文达 梁丽;青岛服务业亮出质量“名片”[N];中国质量报;2009年
9 记者 徐黎一 通讯员 马新兵 王迎宾;远期建成高端服务业基地[N];连云港日报;2009年
10 ;上海多措并举发展人才服务业[N];组织人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群;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及其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李瑞霞;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马小平;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竞争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冉斌;服务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庄荣良;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杰;汇率改革、贸易开放与中国二元经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田炜;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建华;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结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刘露;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硕;经营者胜任力与企业生命周期适应性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4 周显武;湖北省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达;中国CBD形成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杨振宇;农业生产对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D];中山大学;2008年
7 李德;中美服务业相对生产率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蒋晓静;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尚文娟;复杂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框架及MART和MCMC方法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鹿彦;投资影响就业的产业路径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8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55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