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践、验证及路径
本文选题:现代服务业 + 城市转型 ; 参考:《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对应性,通过发展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来实现城市转型,是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本文在分析中国城市转型的演进历程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机理,并利用中国55个城市的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has certa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 It is the common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i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vice economy system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 In this paper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我国城市转型研究”(批准号11BGL1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低碳经济下提升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1CJY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719;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弘;;国外典型城市经济转型对我国城市的借鉴[J];中国高新区;2009年07期
2 许宪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刘培林;宋湛;;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陈昌兵;张平;刘霞辉;张自然;;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5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6 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南方经济;2002年04期
7 李程骅;;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J];经济学动态;2012年04期
8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9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频;张安明;周超;;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2 王信东;郑瑞卿;程芹;李光峰;;我国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演变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优智;侯海青;;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基于陕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4 吉亚辉;祝凤文;;甘肃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的动态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金碚;;China's 60 year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reviewed[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6 陈柳钦;;产业发展:城市化健康推进的持续动力[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1期
7 雨辰;龚常;;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的发展困境和应对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1期
8 李伟军;洪功翔;骆永民;;城市化对非农产业的溢出效应——基于面板VAR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9 李勇坚;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综述与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李勇坚;中国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萍;陈姿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首都低碳城市[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启平;;低碳农业职业需求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分析[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柯尊礼;;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任天飞;肖彦花;;《资本论》中的服务消费理论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上)[C];2006年
6 马利波;马和;张远景;;基于宏观尺度中国城市化阶段划分的再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琨;王天青;王宁;;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乃明;史静;;浅谈低碳城市经济指标体系构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张前程;;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易定红;吕梦捷;;充分挖掘中国劳动力增长的潜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长江;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韩中;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朱彩虹;城市化进程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邢建军;美国城市化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章云江;论我国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崔恒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小霞;我国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9 牛瑞;制度环境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德波;产业融合的经济绩效[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文;;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城市群(圈)的出现及对投资的需求[J];创新;2008年03期
2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3 郑琼洁;李程骅;;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系的审视与思考[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4 李云;中国城市化亟需提速[J];城乡建设;2002年02期
5 肖金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农民工问题[J];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6 姜永生;范建双;宋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年04期
7 陆铭;;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8 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9 严善平;;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10 苏刚;完善我国第三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J];管理世界;199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志彪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瑾;;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2 许惠英;;世界先进城市转型的四种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9期
3 张秉福;;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4 张秉福;;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年03期
5 邵汝军;;关于发展我国总部经济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年09期
6 张飞相;陈敬良;;国外城市转型的趋势及经验借鉴[J];企业经济;2011年05期
7 钱维;;美国城市转型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5期
8 连玉明;城市转型与城市竞争力[J];中国审计;2003年02期
9 朱跃华;段兆广;;转型视角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10 侯百镇;城市转型:周期、战略与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依托三大支撑平台 打造现代服务业城[A];2011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2 程大中;;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理论及来自上海的经验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李忠飞;;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关系分析[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肖劲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对策[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吴歌;;大力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Manas Chatterji;;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转型(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李波;;对萍乡市城市转型的调查与思考[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8 徐红华;王雷;李明;;对淮北市城市转型的认识和思考[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瞻;梁靓洁;杨文龙;;煤炭城市转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祝蕾;用“绿色引擎”推进城市转型[N];济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勇;支持资源城市转型[N];江淮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郝玲 吴明;淮北不再仅“吃”煤[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赵锋;甘肃白银投资千亿元推进城市转型[N];西部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培英;英美德三国城市转型之路[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记者 章莹;规划“转身”引领城市转型[N];无锡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何秀芳 通讯员 刘宇;卢湾: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精品城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记者 罗炜;实施“三大战略” 加快城市转型[N];黄石日报;2009年
9 徐华汉;大冶城市转型依托名牌战略[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刘金保;做好人大财经工作推动城市转型[N];白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富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条件下的信息操纵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曹孜;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史学义;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薛凌;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刘t,
本文编号:182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2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