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8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本文选题:固定资产 + 第三产业 ; 参考:《商业时代》2013年23期
【摘要】:本文选取了30年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贸易结构、人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与第三产业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选用了1981-2 0 1 2第三产业增加值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第三产业的各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理论和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贸易总额、人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有显著的关系,并分析了导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成因和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ory and data , the third industry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 total trade volume , people ' s income level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 of the fluctuation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n the third industry are analyzed .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立项研究项目“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牧特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支持,项目编号:09XZ04
【分类号】:F224;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小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2 李林杰,黄贺林,梁婉君;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4 郎秀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分歧观点综述[J];岭南学刊;2007年01期
5 张东辉;第三产业新认识与消费结构合理化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6 张亚斌;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4期
7 魏锋;曹中;;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萧萧;王宏艳;;促进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2 王小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3 宋成一;赵永乐;;关于完善农民工就业的经济政策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5 李兰;张小锋;;基于黑龙江数据的现代服务业税收环境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6 李传桐;;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初步评价——基于烟台市孔辛头村的田野调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8 陆蕴;董炳和;;辩证看待碳关税在WTO体制中的合法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史常栋;史常亮;;北京市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偏差的协调优化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赵卫明;陈修颖;;经济快速增长地域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浙江省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绍坚;;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夏沁芳;许晓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生产率提高——基于1978-2008年北京市金融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定量分析[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陈阿兴;赵玻;;我国有效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问题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4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玻;;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产业发展效应及承接对策[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韩海彬;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收敛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付野;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阳;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证[D];湖南大学;2011年
7 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杨向阳;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袁小英;广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高源鸿;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敏;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罗顺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刘元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传胜;汪德华;李善同;;经济服务化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WDI数据的现代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3期
2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3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J];读书;2006年03期
4 姚耀;陈高森;骆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5 唐珏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王振耀;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3期
7 王保伦;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7期
8 袁培树;;经济成长新阶段与第三产业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1986年01期
9 邬爱其,贾生华;我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差及优化[J];经济纵横;2003年01期
10 老田;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J];开放时代;200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林毅夫;[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熳琳;苗壮;;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33期
2 张雅红;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统计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贺文华;卿前龙;;FDI区域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福建、山东的比较[J];企业经济;2009年06期
4 蒋谦;傅新红;陈东;郭海强;丁路燕;;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密切相关——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06期
5 李超;;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分位数回归解析[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6 曾国平;黄恒;;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影响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9年01期
7 仲伟周;王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11期
8 王浦;;中国住宅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1期
9 余兴;张豪;;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6期
10 孙谦;韩超;;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宏文;李世平;;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研究[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永富;;Excel在均匀试验设计中的应用[A];2007均匀试验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毛建军;蔡卫民;;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比较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冯璐;袁图中;;遗传算法在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宪杰;陈成;;山东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与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晓艳;;云南省建筑业总产值预测方法的比较[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述慧;唐元;;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模型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郑庆玉;杜红珊;;回归分析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见习记者 吕娅莉;市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N];平凉日报;2008年
2 江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江西日报;2007年
3 光大期货 曾超;影响铜价因素的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07年
4 民生期货 冯莉 贺文胜;原油与日胶的相关性分析[N];期货日报;2008年
5 平安证券 郭艳红 李先明;预测公司增长率的方法及局限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辉;几类常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最优模型的构建与SAS智能化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胡苏皓;自然垄断产业市场有效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韩红臣;价格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与随机梯度回归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孝炯;基于效率优化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马晓苗;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渗透机制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姜丹丹;大维随机矩阵谱理论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合平;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价格行为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朱毅;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雅坤;基于CPV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回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成;我国汽车产业资本存量估算[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岳玲玲;金融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颜丙香;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绩效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赖俊昆;江西省政府招商引资研究与对策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7 丁咏梅;我国股票价格的组合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慧;制造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滕克;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及其成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刘莹;教育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测度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6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9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