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十五以来中国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3 08:08
【摘要】:促进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大发展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重要领域。以我国49座地市级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成东、中、西和东北4大板块,煤炭、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石油、森工和其他城市6种类型,特大、大和中小城市3个规模;采用服务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分行业增加值和单位从业人员等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其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特征;随后剖析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根据"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指导思想,按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ield to realize it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aking 49 local and municipal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ing them into four major plates in the east, middle, west and northeast, coal, non-ferrous metallurgy, black metallurgy, petroleum, forest industry and other cities, 6 types of mega-c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ale, speed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static and dynamic aspects by using the data of service industry added value, employment number, industry added value and unit employe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lassified guidanc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different from time to tim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pertinence and maneuverabi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69)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2 王晟昊;;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山西省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3 曲建升;高峰;张旺锋;孙成权;;不同资源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础与模式比较——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4 李武军;;以义马市为例 探索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路径[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10期

5 王亮;宋周莺;余金艳;黄建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6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7 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8 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年06期

9 赵勤;;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2008年11期

10 高素香;;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评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友;胡剑波;;资源枯竭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之路:旅游资源开发——以个旧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2 杨永青;史增震;;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及限制因子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3 孟士翔;;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4 周桂林;;大庆、鸡西和伊春产业转型模式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5 于凯生;佟光霁;;东北资源型城市(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浅析[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6 丁哲新;;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探析——基于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实证[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7 吴春玲;;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任小娇;田敏;;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9 赵康杰;赵玉娟;;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以山西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10 李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恒山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鹏举;杨丽;裴江珍;;煤炭资源型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探索——以河南省义马市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郭际;吴先华;;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模式及选择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伞锋;刘艳辉;;资源衰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研究:——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谢永刚;刘燕;;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6 张玲;袁增伟;毕军;;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路径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广凤;张军;刘家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蕾;胡洁;;南湖——从城市棕地到中央公园的嬗变[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瞿伟;包卫彬;;产业结构转型为导向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法国洛林地区可持续发展案例为鉴[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建志;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锋;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徐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谭文波;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动力及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蔡俊年;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永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单爱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季秋;破产资源县(市)“矿业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黄方今;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谢仲玮;农村贫困地区产业转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从朝;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2 赵景海,俞滨洋;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3 王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3期

4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5 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3期

6 高志刚;关于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思考——兼谈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7 于淑艳,荣晓华;辽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8 李克荣,肖国兴;论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架构[J];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9 贺灿飞;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6年03期

10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玫;;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J];科技广场;2009年10期

2 周卫东;;中兴期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并行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1期

3 徐海涛;戴骥;;服务业发展、就业增长及国际比较[J];江苏商论;2008年11期

4 闫倩;;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政府投融资对策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2期

5 张秀娥;孙建军;;从鲁尔区振兴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J];学习与探索;2009年03期

6 王智庆;;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李宏坤;;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8 陈红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以枣庄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9 牛定炜;白永平;;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金昌市、白银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10 陈春明;陈旭升;孙力斫;;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北方经贸;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探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暴婕;;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以大石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武晓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蔚县为例,浅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彭震;;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苏元文;王书田;;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于文远;;产业集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浅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前言[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荫凯 苏杨;资源型城市路在何方?[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杨志梁北京交通大学;“有水快流”的开发思路该改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清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谷志刚 王建民 韩群涛 濮阳市劳动就业处;以创业促就业 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丛祥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N];鸡西日报;2007年

6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 杨荫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四大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中共大同市委书记 郭良孝;统一思想 真抓实干 坚定不移地走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N];大同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有仓邋通讯员 郝文彤;让有限资源惠及子孙后代[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丰开罡;资源型城市转型三思[N];朔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群生 通讯员 易顺;“焦作现象”: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N];中国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徐君;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原gU;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6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7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丽;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2 汤凤丽;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途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吕庆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方德洲;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王卉;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韩晓咏;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翟新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齐桉梓;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超;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蔡俊年;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38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138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