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
[Abstract]: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is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drivers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outsourcing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It also creates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industrial growth and structural upgra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is increasingly deeply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international scope has not only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reover, it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Shanghai.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hanghai'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the paper preliminarily explores the motive goal, strategic focus, location choice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Shangha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72)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702)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由;;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孙玉红;;比较优势与南—南自由贸易区的利益分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分工地位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朱伟;董有德;;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非关税壁垒[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4 吴丹;邹颖娟;;国际直接投资与东亚国家间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5 张如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3期
6 王鹏;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比较及分工合作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02期
7 孙文远;;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8 许黎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实际水平测算及国际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9 孙玉红;;双重比较优势与竞争型FTA的获益者和受损者——CAFTA的启动与双方的利益分配[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10 刘正良,刘厚俊;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与我国外贸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珏;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3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中的外包因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王文峰;外商直接投资、分工演进与中国产业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孔翔;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益兴;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谢叙yN;上海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陈静;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孙艳琳;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波;我国基础化工原料代理进口业务中的风险管理[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2 陈江红;产业升级与外贸发展战略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梁承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吴颖;吉林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余岭;贸易投资一体化下中国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沈冰玉;贸易投资一体化与WTO规则之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金忻;FDI对江苏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8 刘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韦倩青;美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刘海霞;论产业内贸易的动因及其与跨国公司的互动[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2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3 闫小培,钟韵;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4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6 吕拉昌,阎小培;服务业地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7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8 刘曙华;沈玉芳;;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9 郑吉昌;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10 盛文军,廖晓燕;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兼论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达政;刘华文;;外包服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34期
2 陈清萍;曹慧平;;承接跨国服务外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与制造外包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茂洁;承接服务外包[D];外交学院;2008年
2 马强文;西安服务外包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1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22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