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广东数据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4 11:02
【摘要】:根据创新的内涵与服务业产业的特点,以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视角构建了服务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广东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共同表明,近年来广东服务业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服务业制度创新能力对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贡献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较小。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ervice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 technology and system, and takes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o test the index system. The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ervice industry in Guangdong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service industry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service industry,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创新型广东:绩效评价与制度分析”(07JDXM79001)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原小能;;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比较与融合[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彬;;产业融合与人才培养综合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艳;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元臣华;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艳;雷家;;从奥斯陆手册的发展看创新研究的一些新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梅;;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11期

2 钟轩;盛华仁;;部长点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J];科技智囊;1999年12期

3 周建新;;企业兴旺的法宝: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6期

4 ;国家经贸委部署抓好技术创新[J];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24期

5 李映波;黄燕玲;;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J];发现;2002年02期

6 陈文晖;对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7 陶俊;;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提升保证[J];创新科技;2003年12期

8 范太胜;;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1期

9 张玉坤;;技术创新能力层次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3期

10 雷家殨;;技术脱贫离不开科技创新[J];经理人;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炳光;;第3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度(体制)创新能力[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天翔;;浅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庄瑞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钒;;技术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研究——以企业研发中心为突破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宝汉;;培育核心能力 加快全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卫新华 实习生 陈婷;我市技术创新能力西部居中[N];重庆日报;2002年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张骏生;浅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卉;我国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呈现逐年增长态势[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安再祥;安徽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通讯员 邓扬中 黄鹤;促进产学研结合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永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李秀 实习生姜莱;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7 深科;深圳技术创新能力列第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钟纪京;我国将重点支持一批大公司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国家将重点支持一批大公司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记者 罗子彪 通讯员 何风云 唐晓源;新华区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平顶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齐孝福;FDI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丽珍;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江兵;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题目[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姜兴;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模型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赵鹏飞;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供应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先娜;基于创新协同的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王卫华;企业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4 黄秋艳;企业研发费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王静;国内典型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董树功;四川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梁丽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涛;企业文化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21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221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