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统计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patial statist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 is strong,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east to west, the distribution is very uneven, and shows a stro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arity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ime series.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63024)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C04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S1004)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2 王雪瑞;葛斌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效应研究——基于SLM、SEM模型的实证[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2 王翔;;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3 邱瑾;戚振江;;基于MESS模型的服务业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浙江省69个市县为例[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4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5 韩峰;王琢卓;李玉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6 张旺;申玉铭;;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7 "我国服务业工资差异研究"课题组;张军;;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服务业[J];调研世界;2011年08期
8 郭向阳;;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9 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10 吴海涛;杨应德;;兰州都市区零售业和批发业集聚水平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丽霞;;政府投资能促进地方服务业集聚吗?[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4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刘晓峰;集聚效应与公共政策[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小霞;我国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3 庞鸿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刘权;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何永慧;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度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方玉金;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亚丽;基于博弈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余永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苏南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元臣华;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2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3 胡霞;;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4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5 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6 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7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8 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9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10 徐从才;丁宁;;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及其绩效——基于大型零售商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逢岳;;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浙江县域经济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9期
2 熊永康;;基于R语言的各省市人均GDP空间统计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3 田成诗,盖美;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统计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任家强;董琳瑛;汪景宽;李双异;;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9期
5 任家强;苏永玲;;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农业经济;2012年03期
6 彭齐超;梁柱;;中国省际创新能力的空间统计分析[J];经济论坛;2013年06期
7 张红历;周勤;;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5期
8 刘聪粉;张瑞荣;;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余鑫星;宫少颖;吴永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10 白晶;;区域经济中的空间统计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龙;;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连健;李小娟;王彦兵;;面向全国农业普查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部慧;梁小珍;皮理;;我国金融业集聚和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林;董婧;董家耕;余波;彭继昌;何剑斌;;基于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在动物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中庆;基于R语言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2 张琳彦;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姚丹;中国绿色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空间统计分析[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31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