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and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 by constructing VAR model.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employment growth. VAR model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China is a cumulative process of mutual promotion; labor inpu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growth of employment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a lot of employment absorption spa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absorp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o the labor for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F719;F24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年01期
2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3 顾乃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4 陈艳;吴礼红;;第三产业与就业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年01期
5 樊元;惠树鹏;;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研究——甘肃省的数据验证及分析[J];开发研究;2007年05期
6 潘筱川;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J];生产力研究;2002年05期
7 何庆光;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8 马海英;王立勇;;我国第三产业周期稳定效应与就业吸纳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继刚;;论西藏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方鸿;曹明华;;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率关系的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4 彭慧蓉;钟涨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5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6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7 张建玲;林苗苗;刘建华;申国华;;时间序列季节调整方法在气象要素预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8 林辉辉;;招商引资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9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路晓玮;;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时间序列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童欣;何练;陈一夫;;产业集聚视角下科技园融资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春宇;;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4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青艳;孙彦广;顾佳晨;薛俊鹏;孙要夺;;基于灰色时序组合模型的高炉热风炉煤气消耗量的预测[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曾建华;周骞;;中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指数的价格传导效应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峻;赵欢欢;;基于实验分析的城市停车到达率和离去率的关联特性[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5 白芳;民航发动机机群调度优化与视情维修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s,
本文编号:250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0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