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
本文关键词: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发展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来实现城市转型,是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形成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没有形成,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面向"十二五"及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国内城市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之下,立足于城市空间价值的提升,以制度的创新、多重倒逼机制的实施,来加快服务经济体系的建立,综合提升自身的能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出一条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
【作者单位】: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服务业 城市转型 中国路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城市转型研究"(编号11BGL10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F719;F299.2
【正文快照】: 一、我国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的对应关系认知及验证城市化、城市扩张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的推动,城市转型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空间的优化。纵观世界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如果将20世纪50年代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转型的起步期,那么到当前为止的半个多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2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陈岩峰;中国服务业发展特点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3 李勇坚;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综述与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5年05期
4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5 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11期
6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7 邓于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与策略[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8 肖祥辉,李忠民;服务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04期
9 刘优剑;任曙明;;产业分工重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科技和产业;2006年08期
10 李志伟;;试论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素昆;;FDI转向服务业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时芬;;汇率和利润率的滞后效应及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基于美国对日本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实证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董骁;;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循环经济的高端化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任天飞;肖彦花;;《资本论》中的服务消费理论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前程;;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朴;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俞灵燕;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郑长娟;服务业外商投资进入模式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金明;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贾晓菁;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王绍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9 黄寰;论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杨向阳;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要武;江浙沪经济结构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跃群;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尹红;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蒋妍菡;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5 纵敏;地方产业竞争力[D];苏州大学;2005年
6 曾广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慧霞;北京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周炳林;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微观计量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9 贾东霞;关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10 耿丹;基于Panel-data的地区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2 向俊波,陈雯;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以苏州、无锡、杭州为例[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3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4 许宪春;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5 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6 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吴晓隽;高汝熹;;试析全球化时代都市圈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新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8 陈自芳;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瓶颈[J];经济学家;2001年03期
9 程大中;商品与服务:从分离到综合[J];经济学家;2002年02期
10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编导读[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2 黄勇;钱陈;;从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没有达标说开去[J];今日浙江;2011年10期
3 高燕;杜丽萍;;西北五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4 刘大威;;枣庄市局:做城市转型的“排头兵”[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1年07期
5 樊秀峰;周文博;;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动态研究——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6 冉建宇;张建升;;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7 周敏;陈浩;;资源型城市的空间模式、问题与规划对策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7期
8 苏静;;河南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聚类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9 王国惠;韩克勇;;资源型省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10 李迎君;;服务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长云;;发展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2 韩景华;;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殷凤;;服务业FDI与中国服务业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李春林;;山东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少青;陈锋;蒋惠琴;;应当重视并加强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的节能减排——基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及节能减排情况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7 张驰;顾成友;;重庆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黄金;曹林峰;;南京服务业发展的聚类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光南;黄燕玲;张泽民;陈新娟;;粤港服务业合作的错位发展与优势互补——基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效益分析[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10 丁银高;肖美香;;烟台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灰色系统模型预测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玲 吴明;淮北不再仅“吃”煤[N];中国企业报;2010年
2 记者 殷珂邋通讯员 罗蕾 陈光明 实习生 黄细刚;大冶加快城市转型步伐[N];黄石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伟东;乌海市考察白银城市转型工作[N];白银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耀文邋刘志彪;我市全力凝练落实项目支撑城市转型[N];白银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佳;23项措施促灾区服务业发展[N];四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朱勇刚;大冶市考察团高度评价我市城市转型工作[N];白银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伟东;全国知名专家和中央主流媒体调研采访我市城市转型工作[N];白银日报;2008年
8 陈建华;州工商局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新举措[N];楚雄日报(汉);2008年
9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奋力推进城市转型[N];湖北日报;2008年
10 于丽雯 许丽丹;“城市转型,,越转越好”[N];无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蕾;中国医疗服务业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史学义;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3 薛凌;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王素军;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韩恩泽;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尹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卢静;知识型服务业科学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瑞;制度环境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吴雪妮;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欢;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陆学燕;服务业集聚对其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邵东;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现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常志坚;“钻石模型”在无锡市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邓雄才;服务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8 刘佳;我国城市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何勋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服务业发展影响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揭昊;广东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