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9:00
【摘要】:在城市集聚经济的基础上,上下游产业通过供求关系形成了自己的规模经济,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间的溢出效应更是加快了产业集聚的速度。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协同集聚有正相关关系。而我国幅员辽阔,因此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各地区的政策支持不同,更导致地区差异进一步加大。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各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及生产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必须深刻认识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因素。 本文在上下游产业内生集聚理论基础上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联立方程,使用两阶段固定效应模型检验2003-2008年期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效应和内生集聚。并分别建立了2003年——到2008年的截面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间发展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进行了地区差异分析。计量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本市制造业集聚,而制造业对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未产生足够的市场需求。然而,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如果把集聚范围扩大到100公里范围内的邻近城市,城市群内集聚的制造业明显促进了邻近各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循环效应。这种内生集聚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相当稳定。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现实发展状况,本文在最后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4;F719
本文编号:2666490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4;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2 原小能;;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比较与融合[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3 唐保庆;;生产者服务业FDI追逐制造业FDI吗?[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4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5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6 钟韵;闫小培;;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同行业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7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8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9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2666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6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