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

发布时间:2017-03-30 21:19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个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以31个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二者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西部各省份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耦合互动状况整体不佳,二者仍处在磨合阶段,东部地区失衡现象更为突出;失衡的原因具有省际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表现为服务业集聚发展不足,中西部地区也已由城镇化相对滞后转变为服务业集聚发展滞后;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的耦合互动具有逐步加强的时变特点和分布的空间变迁特点,二者已在少数省份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局面。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战略认识,在制定向服务业适度倾斜的城镇化产业配套政策同时,注重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相对滞后方面的提升,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予以实施。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城镇化 服务业集聚 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批准号11XJL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发展实现路径研究”(批准号12&ZD2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股市结构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批准号CDJXS12021106)
【分类号】:F299.2;F719;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城镇化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农村人口从就业和居住两个层面上实现向城市的转移(李炳坤,2002)。但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下农村支持城市工业化的模式,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非农产业吸纳和消化农业劳动力不充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①。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鹏;李文秀;方文超;;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年08期

2 李炳坤;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3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4 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5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6 刘茂松;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0年08期

7 苏雪串;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战略[J];经济学动态;2003年07期

8 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年02期

9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华;现代材料中的塑料工业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吴振明;;刍议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3 李明;;城市化定义界定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4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5 宋金田;朱静;;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6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7 袁瑞娟;;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8 罗娜;耿雅冬;刘欣;;大连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9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10 代伟;李克国;;秦皇岛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雁;王建华;;廊坊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蒋琦;王伟;;基于GIS平台的上海与武汉都市圈空间等级梯度对比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一洲;;产业区位视角的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淑华;陆丽芳;;论外资经济与服务业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班春峰;;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羌建新;;以公共服务采购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9 董家华;陆雍森;;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郑贵鸿;;关于城市生态规划的几点看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前;开关电源的协同控制理论及脉宽调制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超;武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蔚;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成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晓华;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2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3 周一星;论我国城镇化的地域差异[J];城市规划;1983年02期

4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John Friedmann;;Four Theses in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06年02期

6 董黎明;90年代中国城市超前发展战略透视[J];城市;1999年03期

7 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9 陈国阶,王青;中国山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与预测[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10 陈波

本文编号:278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78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