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0:01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2001—2011年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法对主导因素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和工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的作用在初期会迅速带动该产业的发展,但其影响的力度逐渐减弱,工业发展水平则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提出提高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灰色关联分析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广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78)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09JDXM79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016)
【分类号】:F719;F224
【正文快照】: 生产性服务业最早由Greenfield提出,后经过Browning、Singelmann等经济学家的发展而得到深化,它是指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提供中间需求的服务行业,是一种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1]。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广州市传统加工制造业加快向内地和东南亚转移,广州市亟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胜勇;;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07期

2 韩申山;王建兴;邢娟;何伟;;陕西省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3 张旺;申玉铭;;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4 闫小培,钟韵;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5 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6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7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8 郭向阳;;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9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杨仁发;刘纯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崔素芳;张振华;姚付启;张燕;任尚岗;;基于偏相关分析的烟台市土壤温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江标初,陈映鹰;模糊分类在土地利用/覆盖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张敏;韩芳;王卫;;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5 高卫东;张梅荣;汤均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耕地动态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徐效军;张鹰;;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7 牟磊;高敏华;王新军;王伟;谢峰;;灰色关联分析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巴州尉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8 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张晓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9 彭立;苏春江;徐云;满正闯;;径流丰枯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及R/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冯雪;潘英华;张振华;;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董衡苹;高晓昱;;基于自然村居民点发展条件评价的村庄整合规划研究——以豫南平原地区S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丁宁;孙英君;蔡菲;孟飞;;基于空间统计学模拟方法的城市重金属污染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陈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6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耀龙;多尺度自然灾害情景风险评估与区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申强;影响中国地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差异的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钊;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水玉;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维玲;基于三维GIS的大连地质旅游规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芬;范舟;;京、沪、深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之比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赵成柏;;地区生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3 胡晓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4 刘社建,徐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5 胡晓鹏;;中国区域产业开放与价值创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6 丁辉侠;冯宗宪;;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一个区位优势分析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7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8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9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10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陶纪明;上海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金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施剑辉;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转型突围力推“嵌入式”生产性服务业[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9期

2 余荣华;于晓飞;;经济转型与生产性服务业[J];浙江经济;2007年10期

3 余莉;;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初探[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5期

4 黄勇;张国云;;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J];今日浙江;2008年07期

5 汤平;;北京怎样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弘[J];投资北京;2008年04期

6 周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分析——以浙江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1期

7 刘中显;任旺兵;姜长云;;香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07年06期

8 刘玲;;关于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探讨[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09期

9 韩晶;李沁;;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8年04期

10 韩艳娟;;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鹏娟;;中国零售业赢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常蕊;张振涛;白静玉;商然;李小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皮肤干燥预测模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3 文琦;;用灰色关联分析固原市经济滞后的原因[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金月梅;刘翠;冯荣芳;赵翠;张磊;宋洪泽;赵公报;刘涛;;三种分析方法在海带性状评价中的综合应用[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祝树德;许钟民;王学明;问才干;陈海新;;影响稻褐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因子灰色关联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戴桂林;冯晓华;姜宝;;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行动取向[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周书敬;张晓民;侯建平;;钢纤维高强砼冲切板强度灰色关联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8 杨俊峰;宋剑;李丹宁;李丹;李静;;企业信息检索的可信性评估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连承波;渠芳;李汉林;赵永军;张军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气测解释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红艳;唐娜;桂预风;;基于灰关联-BP网络模型的股票价格指数预测[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赛格导航科技股份公司 郭宏伟;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分析与VAR模型[N];证券时报;2001年

2 肖军;风险价值(VAR)[N];国际商报;2005年

3 奚炜 周臻;期权:提高风险监管水平[N];国际金融报;2004年

4 沈全芳;现代风险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应用[N];金融时报;2005年

5 上海期交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奚炜 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 周臻;期货期权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N];期货日报;2004年

6 特约黄运成 李畅 马卫锋;掌控“定价权”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杨艳军 王永锋;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在保证金设计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4年

8 ;不确定性证券投资风险评估[N];证券日报;2004年

9 王燕坊;应用数学与统计方法分析宏观经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康灿华 马琴芳;金融创新主体的风险防范[N];中国审计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矩阵型灰色关联分析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粟芳;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钱吴永;灰色建模技术及其在道路交通事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郭晓亭;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陈绮;基于结构频谱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王建玲;服务品牌延伸的灰色评估模型研究及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郭际;企业危机管理能力及其评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琴;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温志浩;证券公司经营业务风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3 沈翔;VaR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姚志伟;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和信用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闫璐;VAR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马杰;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张鹤;我国专利发展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彦;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雪梅;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邓利平;中国高校R&D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14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