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1:10
本文关键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日经贸交往的日益密切,中日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张,服务贸易成为中日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日双边服务贸易的贸易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在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中日服务贸易模式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中日两国间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变化,还可以反映中日两国间服务贸易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动态变化趋势,此外,还可以反映中日两国间服务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变化趋势。因此,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用G-L指数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的结果表明,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就具体服务部门而言,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分析表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利用产业内贸易分类指数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类型测度的结果表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并且中国在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体系中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同时,对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类型的测度结果表明,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也是以垂直型为主。进一步通过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中日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中日市场开放度和中日货物贸易密集度是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日本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增加会提高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彼此相互促进。因此,为更好地促进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应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实现服务贸易平衡;逐步有序地放开服务市场;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加大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力度;实施品牌竞争战略。
【关键词】:服务贸易 产业内贸易 中国 日本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68;F753.13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7
- 第1章 绪论17-34
- 1.1 问题的提出17-20
- 1.1.1 研究的背景17-19
- 1.1.2 研究的意义19-20
- 1.2 相关文献综述20-29
- 1.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20-26
- 1.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6-29
- 1.2.3 总结和评价29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29-32
- 1.3.1 结构安排29-31
- 1.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31-32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32-34
- 第2章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相关问题分析34-49
- 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概念的界定34-37
- 2.1.1 服务贸易统计口径的选取34-36
- 2.1.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界定36-37
- 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的选择37-42
- 2.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37-40
- 2.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分类方法与选取40-42
- 2.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内在机理42-48
- 2.3.1 产品差异性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43-45
- 2.3.2 规模经济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45-47
- 2.3.3 需求相似性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47-48
- 2.4 本章小结48-49
- 第3章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49-81
- 3.1 中日服务贸易格局变动分析49-58
- 3.1.1 中日服务贸易格局变动中总体分析49-51
- 3.1.2 中日服务贸易格局变动中部门结构分析51-53
- 3.1.3 中日服务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53-58
- 3.2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分析58-69
- 3.2.1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变动分析58-66
- 3.2.2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类型分析66-67
- 3.2.3 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解析67-69
- 3.3 中日与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国(地区)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比较分析69-73
- 3.3.1 中日与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比较69-71
- 3.3.2 中日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比较71-73
- 3.4 日本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73-80
- 3.4.1 日本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现状分析74-78
- 3.4.2 日本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与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关系分析78-80
- 3.5 本章小结80-81
- 第4章 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81-94
- 4.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概念界定和作用分析81-86
- 4.1.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概念和外延的界定81-83
- 4.1.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分析83-86
- 4.2 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分析86-90
- 4.2.1 中日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分析86-89
- 4.2.2 中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分析89-90
- 4.3 中日与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比较分析90-92
- 4.3.1 中日与中韩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90-91
- 4.3.2 中日与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91-92
- 4.4 本章小结92-94
- 第5章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94-113
- 5.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影响因素94-99
- 5.1.1 人均收入水平差异94-96
- 5.1.2 市场规模96-97
- 5.1.3 市场开放度97-98
- 5.1.4 外国直接投资98-99
- 5.1.5 货物贸易密集度99
- 5.2 计量分析99-103
- 5.2.1 模型设定99-100
- 5.2.2 数据处理100-101
- 5.2.3 估计结果101-103
- 5.3 服务业直接投资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关系的进一步计量分析103-107
- 5.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造103-104
- 5.3.2 单位根检验104
- 5.3.3 协整检验104-105
- 5.3.4 误差修正模型105-106
- 5.3.5 格兰杰因果检验106-107
- 5.4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关系的计量分析107-111
- 5.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造107-108
- 5.4.2 单位根检验108
- 5.4.3 协整检验108-109
- 5.4.4 误差修正模型109-110
- 5.4.5 格兰杰因果检验110-111
- 5.5 结论111-113
- 第6章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113-125
- 6.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113-120
- 6.1.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分析113-115
- 6.1.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分析115-116
- 6.1.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集群效应分析116-120
- 6.2 中国发展与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120-125
- 6.2.1 加快服务产品出口,促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平衡120-121
- 6.2.2 实行服务市场的逐步有序开放121-122
- 6.2.3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122
- 6.2.4 完善和规范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122-123
- 6.2.5 加大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力度123-124
- 6.2.6 推动服务贸易品牌竞争战略124-125
- 参考文献125-13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38-139
- 致谢1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2 韩立岩;胡颖;;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2期
3 蔡宏波;;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2007年07期
4 赵书华;张弓;;对服务贸易研究角度的探索——基于生产要素密集度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分类[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5 陈迅,李维;产业内贸易的计量[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6 郑长娟,徐建中;服务国际化的特殊性及进入模式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姜颖;;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9 贾怀勤;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方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7期
10 姜建平;赵伊川;;SFDI与中国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3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