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益时空格局演变
本文关键词: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益时空格局演变 出处:《城市问题》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渐显现。
[Abstract]: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ities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re measured by the entropy metho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adopted. The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A) analyzes the variation of the three benefits a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are improving continuous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s gradually balanced; As a whol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is decreasing, and the gap between cities is widening gradually. As a whole, the social benefits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and the gap between regions gradually narrow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showed significant spatial similarity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gradually showed significant spatial dispersion since 2006.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high value area of economic benefit is arrowhead, small Z and big Z, and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from single center polarization to multi center equalization is gradually changed. The agglomeration pattern of social benefit is similar to that of economic benefit, while the "fragment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 appears gradually.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4)
【分类号】:F224;F299.27
【正文快照】: 市效益测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一引言DEA或熵值法来测度城市效益水平[3-7];三是运用聚类分析法来探讨城市效益空间分异格局[8-9];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双是城市效益影响因子研究[10-12]。近年来,越来越多新”背景下,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质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牧人;;构建泛长三角地区高端智力人才战略联盟研究[J];科协论坛;2010年03期
2 张青磊;;泛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刘忠远;任启平;;基于修正分形模型的泛长三角城市群地理经济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4 王仁文;宋伟;;泛长三角地区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与排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6期
5 于阳;朱云鹃;朱学星;;泛长三角地区安徽六市的城市经济合作研究[J];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6 吴成颂;范恒冬;吕娟;;泛长三角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差异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7 王立平;李艳萍;;城镇化水平、FDI与房价——基于泛长三角的空间计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7期
8 朱道才;陆林;晋秀龙;;空间格局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泛长三角FDI实证[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9 ;2013年泛长三角质量工作展望[J];质量与标准化;2013年03期
10 李宏亮;;灰关联视角下产业集群与FDI互动关系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栗玲 本报实习生 王志彦;“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N];解放日报;2005年
2 谢牧人;构建泛长三角地区高端智力战略联盟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10年
3 记者 桂运安;推进泛长三角检验检疫合作[N];安徽日报;2011年
4 王海坤;“扩散效应”催生“泛长三角”[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东方;“泛长三角”应提上战略议程[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李娜;泛长三角物流合作升级[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吴长亮 杨健;泛长三角农民工工资清欠动真格[N];解放日报;2009年
8 叶祝颐;劳动者维权应该“一卡通”[N];河南日报;2010年
9 詹婷婷 杨玉华;苏浙沪皖四地已建委托协查制[N];安徽经济报;2010年
10 卢尧 蔡国兆;“泛长”新战略支撑点初步确立[N];商务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力乙好;泛长三角地区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2 汪敏;服务业收敛及双边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3 徐文丽;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背景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艳萍;城镇化水平、FDI对房价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杜e,
本文编号:1407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40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