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黄金储备问题——基于中、美两国的对比分析
杨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月,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已增加到1054 吨,成为世界第五大储金国。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的支撑物资,自国际货币诞生之初,就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每一种作为国际货币的币种背后都有着坚实的国家黄金储备作保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黄金储备;国际货币体系
一、引言
自从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其国际货币霸主地位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种货币加入角逐的行列。在这场角逐中,人民币凭借中国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持,也成为了新一代国际货币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但是,与中国强大的国力与庞大的外汇储备相比,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却长期在低位徘徊——中国的黄金储备长期处于1000吨以下,直到2009年4月才增加至1054吨——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正是由于黄金储备与国际货币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因而,本文试图从比较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上的差异入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中国黄金储备之间的联系,以便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对货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他认为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导致了国际货币的职能的出现。日本财政部(1999)给日元国际化下的定义为:提高海外交易及国际融资中日元使用的比例,提高非居民持有的以日元计价的资产的比例,特别是提高日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日元在经常交易、资本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而Mundell(2003)则提出了另一种标准。他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时,该货币的国际化状态就成立了。
国内学者宋建军(2006)从货币国际化应满足的条件出发,认为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应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接近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汇率,为随后的完全浮动创造条件;在时机成熟后,再开放非居民的人民币转账结算,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刘群(2006)也从相似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或世界货币的可能性。刘骏民、宛敏华(2009)则从外汇储备角度提出,应充分利用好中国庞大的官方外汇储备,建立调控人民币汇率的平准基金,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发言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二)对中国黄金储备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针对中国黄金储备问题展开的研究并不多,其结论也大都比较类似。曹勇(2004)认为,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黄金的储备地位是逐渐受到削弱的,但考虑到黄金特殊的优点和历史原因,黄金在国际储备中仍将长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应在现有水平上逐步提高黄金在储备总量中的比重,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周洁卿(2009)对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黄金储备的变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家持有适度的黄金可以降低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刘辰君(2009) 则从我国国际储备现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论述了我国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帮助等,得出我国应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的结论。
三、中、美两国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采取的数据指标
从日本学者及我国著名的日本经济研究学者刘玉操(1992)等人对日元国际化的研究看,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可以有如下几个衡量标准:一是占世界各国官方储备资产的比例;二是在国际外汇市场所占的交易量比例……。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与可处理性,本文选用美元与人民币占世界各国官方储备资产的比例作为衡量其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并将其与两国的黄金储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相关的对比分析
1.黄金储备绝对量指标的分析
本文查找并整理了中、美两国自1990年至2008年的官方黄金储备数据。从数据中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黄金储量上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美国的黄金储备量长期保持在8000吨以上,而中国的黄金储量却一直比较低,整个90年代中国的黄金储备量还不到400吨,只相当于美国黄金储备量的二十分之一;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黄金储备量虽然增加到600吨,但相比同时期迅速增长的中国外汇储备而言还是比较低的,其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平均不到2%;2009年4月,中国宣布其黄金储备量达到1054吨,创下了近三十年来中国黄金储备量增长的最高纪录,但其总量上还是远远落后于美国。
相关数据还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美国虽然变动频繁,但总体的变动幅度都不大,最大的变动幅度不过15吨左右;而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却呈现出阶梯式变动的情况,即在很长的时期内黄金储备量都保持不变,只在某些年份剧烈增加。
2.黄金储备相对量指标和货币国际化指标的分析
我们再从相对量上比较两国的差异。中美两国在世界黄金储备中所占比例上的差距更加明显:1990年至2008年,美国在世界黄金储备量中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5%以上,占到世界储备的四分之一强,且近十年来该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更是占到了世界储备总量的30%以上;反观中国,由于其黄金储备量长期在1000吨以下徘徊,直接导致其在世界黄金储备中的比例一直在5%以下徘徊。
与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上的差异相对应的是人民币与美元在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美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比例始终保持在60%以上,且长期在高位上保持稳定,而人民币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低位徘徊,保持在1%以下。这种情况是与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水平上的差异相吻合的。
(三)对黄金储备比率与国际化程度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通过对上文数据与图表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黄金储备量的比例与货币国际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一国的黄金储备量比例高,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也高;黄金储备量比例低,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也高。但是,二者之间具体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1.数据及其来源
考虑到人民币还未真正实现国际化,我们把美元的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的黄金储备比例数据作为回归分析的样本数据。这部分数据来源自世界黄金协会与IMF的COFER数据库。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比较的方便性,本文选取了从1995年到2008年,一共14个年份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的黄金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2..模型的初始设定
我们设样本回归方程为:
Yt= B1+ B2*Xt+ Vt (1)
其中,Yt代表美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Xt代表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中的比例,Vt代表随机误差项。
我们采用EVIEWS6.0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其结果如下:
Yt= 1.157713-1.715532Xt
Se=(0.188272)(0.188272)
t=(-2.627317) (6.149165)***
R2=0.365173 F=6.902795
注:***表示在1 %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 %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 0%的水平下显著
从上述的回归结果看,自变量Xt的t值的绝对值很高,这说明其P值很小,其通过相关的统计检验。但Xt的系数却是负数,这意味这黄金储备量比率与货币国际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文的分析相矛盾,无法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并且,方程的R2值只有0.365173,表明整个方程的拟合优度不高,其可信度不强。样本回归方程(1)不合适。
因而,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样本方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进行回归。
3.对初始模型的修正
通过分析,我们将样本方程调整为如下的形式:
Yt= B1*Xt+ Vt (2)
即截距式方程。根据该模型进行过原点回归,可得如下回归结果:
Yt= 2.296093Xt
Se=(0.053594)
t=(42.84235)***
R2=-1.635178 DW=0.347774
注:***表示在1 %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 %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
∑Xt Yt)^2/(∑Yt ^2)( ∑Xt ^2)计算出该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2967,这表明该回归结果的拟合性很好。同时, Xt的系数为正数,且进行的P值检验可以得出其是显著的,因此本方程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同时,由于我们的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有必要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根据格兰杰(1974)等人提出的一种粗略判断方法:当DW< R2时,方程就存在伪回归问题,本文的情况正是如此。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方程进行平稳性检验。
我们对原始水平序列数据采取仅含截距项的形式,而对其一阶差分序列采取不含截距和趋势项的形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最终结果如下:
表1 相关变量ADF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C,T,K)
ADF值
10% level
10%显著性水平下是否通过
Y
(C,N,1)
-2.390376
-2.713751
否
(N,N,1)
-.2.093449
-1.602922
是
X
(C,N,1)
-0.418945
-2.701103
否
(N,N,1)
-.319787
-1.602922
是
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均在10%水平下是平稳的,这表明虽然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这两个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因而,我们有必要对上述序列进行协整检验(采用不含截距和趋势项的形式):
表2 方程残差ADF检验结果
变量
ADF值
10% level
10%显著性水平下是否通过
e
(N,N,1)
-1.624826
-1.602922
是
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现象,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这说明黄金储备比例与货币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回归结果是真实的。
回归方程表明,黄金储备量比例与货币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储备量的比例每上升1%,货币占世界外汇储备比例就平均上升2.296093个百分点。通过提高黄金储备量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水平。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国是否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是其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因而,人民币要想顺利实现国际化,中国必须要先建立起自己强大的黄金储备体系。对此,本文认为可以有以下的方法来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
(一)央行应在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提高自己管理黄金储备的水平。央行作为一国政府中管理黄金储备的机构,对完善本国的黄金储备体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最直接的方法无疑是通过央行在国际黄金市场进行购金。
自2007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有出售自身的黄金储备来筹集资金的打算,如2009年10月IMF就提出出售403.3吨黄金储备,以解决IMF面临的财力不足问题。央行如果能够在海外协议买进这些储备,就可以有效地以较低的成本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
(二)重视再生金的生产,变废为宝。所谓的再生金,就是黄金的还原重用。在当今的国际黄金市场上,再生金是仅次于金矿开采与中央银行售金的第三大黄金供给来源,而且,相比新开采的天然黄金增长的有效性和中央银行售金的政策性,再生金的供给比较灵活、具有弹性。
在再生金的生产上,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是世界电子元件生产的大国,每年新生产与报废的电子元件数以亿计,在这部分电子元件中所含有的黄金数量还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如果我国能充分利用这些报废的电子元件进行再生金的生产,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的黄金供给与黄金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利用外汇储备购买金矿公司股票,间接拥有海外黄金矿权。在世界黄金市场上,每一年新开采黄金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大型黄金矿业公司提供的。这些大型公司控制着全世界80%的金矿,每年为世界提供几百万盎司的黄金。对此,中国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上收购这些大型黄金矿业公司的股票,获得对这些公司的一部分控制权,从而间接拥有这些公司所拥有的海外黄金矿权,增加自己潜在的黄金储备。
但是,在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在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主要包括:
(一)增加黄金储备可能加剧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并提高我国购买黄金的机会成本。从2009 年1 月开始,各路资金就不断大手笔增仓黄金。其直接的结果是2009年全年黄金期货价格一路走高,并长期维持在1000美元/盎司左右,在黄金市场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即使中国仅投入一小部分储备购买黄金,黄金价格也可能被炒出天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给国际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以进一步推高黄金价格,加剧市场价格波动,提高我国购买黄金的机会成本。
(二)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加剧美元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更大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自1995 年之后,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的相关性一直保持在-0.9 左右,这意味着黄金越高,美元就越有可能出现贬值。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构成的比例大约是:美元资产70%,欧元资产20%,日元资产10%。截至2010年3月中国共持有8890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增加黄金储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黄金的一次性买入量,,切忌贪多求快。应通过长期、少量、多次的黄金购买,减少我国黄金储备增加对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冲击,进而保持美元币值的相对稳定。
(三)增加黄金储备可能会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黄金在拥有良好保值功能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收益率。因而长期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势必会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平均收益。对此,持有多少的黄金储备量才能既保证收益率,又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家Keynes(1936)曾形象地说明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他认为,黄金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至今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
虽然在牙买加协定后黄金逐渐非货币化,但黄金时代未曾远离,黄金的货币属性并没有因为人为的宣布就取消并消失,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中国黄金储备的支持,中国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步增加黄金储备,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度,为真正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金融出版社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
[3]宋建军.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条件探讨[J].国际金融与投资,2007,(3).
[4] 刘骏民,宛敏华.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J].开放导报,2009,(2).
[4] 刘群.区域货币与世界货币:人民币前景判断与抉择分析[J].学术论坛,2006,(9).
[5] 刘辰君.关于我国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的必要性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9,(9).
[6]曹勇.论黄金储备的地位与我国黄金储备政策的选择[J].黄金科学技术,2004,(3) .
论黄金非货币化与黄金的货币地位[J].上海金融,2009,(1).
本文编号:18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