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从广场协议看人民币升值

发布时间:2015-03-18 14:00

                                    范华萍   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目前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将会给中国的经济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应从“广场协议”的后果中吸取教训,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度的缓慢升值。

关键字:广场协议  日元升值  影响  人民币升值  

一、              广场协议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政府确立了“经济增长至上”的方针,实施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战略展。到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1985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而同期美国致力于军备竞赛,忽略了经济发展。美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贸易赤字却不断扩大,美日贸易摩擦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9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会晤。这次会议决定,为使外汇更准确、更能反映各国的经济状况而展开密切协作,与会国家政府协商决定共同大规模的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兑日元和欧元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

从时间顺序上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是“广场协议”所规定的日元升值造成日本泡沫经济以及后来的长期经济低迷。造成经济长期萎靡的原因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升值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从1985年的1美元兑换240日元,迅速跌至1986年的160日元。从此,日元升值进入最急剧快速的时期,在19954月达到了最高点,即1美元兑换80日元。

日元短期大幅升值,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              日元升值给日本造成的负面影响

美元相对日元大幅快速贬值最显而易见的代价,就是美元资产在短期内大幅缩水。19859月至1987年年底,美元贬值幅度达50%,日本所持有的美元资产也贬值了50%。根据日本机构的统计,“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累计约3.5万亿元。

日元升值没有起到改善美日贸易失衡状况,美国政府转而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降低利率,扩大内需。在低利率的刺激下,日本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股票的市盈率高达60倍。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也异常火热。自1985年起,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土地价格的持续大幅上升,造就了“土地神话”。

80年代中后期,日本民众沉浸在一片虚无的繁荣之中。谁也没想到,1989年最后一天,股市创下4万日元的纪录,却在1990年第一天,跌入了谷底。房地产也好景不长,到1997年时,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已下降了52%,商业用地更是下降了74%。地产泡沫的崩溃,导致以土地为担保的银行贷款成为坏账,金融系统出现危机。

许多日本学者认为,日元大幅度升值,成为20世纪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日本经济进入了“失去的十年”。

(二)              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元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币种。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在海外购置资产,建立生产基地,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迅速增加。日本的GDP在经合组织中的比重也由1984年的11.6%上升为1988年的26.5%。可以说,“广场协议”是中曾根时代日本确立大国外交走向的策略性产物。

二、              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当前,中国和日本在80年代一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近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外汇储备日益增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当然,在看到两者相似之处的同时,更应关注两国在发展阶段、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首先,两国的工业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1970年,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进一步加快了自己的产业结构的“高速加工度化”、“高开放度化”的进程,也因此在汽车等产业领域成了美国的强大竞争对手。而我国目前工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工业基础特别是民族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其次,两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广场协议”时,日本已经是世界“贸易强国”。到1979年,其出口就已经到达100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虽然已经确立了贸易大国的地位,但出口直到1994年才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广场协议”时的日本相差甚远。因此,目前让中国接受类似“广场协议”的汇率安排是不可能的。

80年代中期,虽然日本的经济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日元升值预期前所未有的高涨。再加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劣势方压力,日元快速大幅上涨。日元升值是日本国内经济实力和世界经济环境压迫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在控制日元升值幅度和速度方面没有采取措施,以至于日元升值超过日本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人民币升值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自2005年汇改至金融危机发生前,累计升值21%。与日本三个月升值50%相比,显然缓和得多。

三、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

 

2005年汇改,人民币逐步升值。人民币连续几年单边上扬的走势,国内外的舆论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立场不同,褒贬不一。

(一)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1.   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大量缩水

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将大规模缩水。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当中,大部分是以美元形式持有和计价的,其中大约60%是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部分资产价值就会缩水。

2.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行业发展困难

人民币升值后,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甚至导致贸易逆差,造成损失。如果维持国际价格不变,又会对出口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会有倒闭的可能。

,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若人民币升值过快,企业将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专家表示,在目前情况下,汇率的过快、过度升值,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不仅无法优化结构,反倒导致结构问题积重难返。

3.   人民币升值对泡沫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投机性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并以获得短线收益为目的而对人民币进行炒作,这种逐利行为势必会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宏观经济学者向松祚估计,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热钱流入量达2.4万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大量国际热钱的涌入会进一步抬高股价和房价,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大通胀的压力。

4.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就业问题的影响

目前,中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企。人民币升值,会直接打击这两类企业的发展。近两年,人民币升值,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关停转并的命运。

(二)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

人民币升值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更强了。老百姓购买外国货需支付的人民币更少了,留学和旅行的成本降低了。进口原材料、能源等的价格更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的降低了。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通胀压力。庞大的贸易黑字,需要基础货币的支持。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导致人民币发行量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市场的流通性。

人民币的地位在升值过程中逐步提高。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和周边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人民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互换是一种服务于双边实体经济的金融安排,是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进行互换的市场行为。人民币互换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这些国家和地区用人民币兑换中国政府手中的外币,这既有利于外汇储备的安全,也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时自然地使人民币市场化。

 

四、              人民币升值应对措施

 

人民币小幅缓慢的升值不仅不会引起中国经济的巨大波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前国际压力,有利于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高盛集团近日预测,北京方面将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每日交易区间,从正负0.5%拓宽至正负1%,然后让人民币逐渐升值。

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当积极应对,避免日本式的悲剧发生。

(一)          政府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在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趋向应该是逐步走向浮动的。钉住的汇率制度牺牲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是自然的选择。但是没有铺垫的浮动汇率制度又是危险的,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政府高超的调控手段,而这些在中国还不完全具备。20057月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但从长期看,这种过渡形式需要放弃,逐步形成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长期看,我国需要开放资本账户。但资本账户的开放需要很多客观的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化、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合适的汇率制度安排。这些条件也是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前提条件,浮动汇率制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互动的。

(二)          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对策建议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缩,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并且大部分企业都缺乏主动避险的意识。

出口企业应当紧随经济发展的形势,积极学习汇率知识,加强风险意识。可以搭乘“货币互换”的列车,锁定汇率风险,用人民币直接结汇。近年来,人民币在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等邻国已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利用远期结售汇,以合同确定一段时期后的远期汇率来锁定风险。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动辄用汇率的王牌来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币值对美元升值来平衡它的国际收支。中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眼中钉,最大的原因在于,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中国廉价的产品大大打击了美国的就业。所以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要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分散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 .蔡林海、翟锋:《前车之鉴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 []约翰﹒卡尔弗利著,冀愉译:《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原二军:“广场协议对中国汇率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6;

4 .黄巍、陈宇峰:“广场协议打了谁的耳光”,载《财经视点》2008年第五期;



本文编号:18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