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鲅鱼圈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失地农民 + 再就业 ; 参考:《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30期
【摘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文章通过分析营口市鲅鱼圈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发现鲅鱼圈失地农民再就业主要存在再就业农民从事低端产业,再就业难度大,市民化进程慢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针对上述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对营口市鲅鱼圈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problem of re-employ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society.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employ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in Bayuquan area of Yingkou Cit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employ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in Bayuqua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problems of re-employment of peasants engaged in low-end industries, difficulty of re-employment and slow process of citizenship, etc.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problems and caus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re-employment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Bayuquan, Yingkou C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营口市国土资源局鲅鱼圈分局;
【分类号】:F323.6;F24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丹;汪少良;张藕香;;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4年07期
2 周林树;;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4期
3 刘安伟;;无锡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7期
4 李梅;;推动失地农民“可行能力”建设——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英芳;;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3期
2 刘波;;以人为本,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基于广西桂林、广州番禺与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案例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22期
3 刘江;;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4 陈丹;汪少良;张藕香;;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4年07期
5 张东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14年10期
6 苗庆彪;杨倩;彭永超;张旖华;;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6期
7 曹春云;崔效军;;关于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1期
8 刘冲宇;;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失地农民再就业调查研究——以东黑河村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9 崔翠;王小立;代阳;;失地农民再就业分析——以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卢沙沙;石俊国;;高龄失地农民再就业之路探讨[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沉雷;征地农民在职业转换中的非适应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陈绍友;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及其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张爱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翔;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亚忠;城市化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王猛;民生视角下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婧婧;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小娟;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袁莺;珠三角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08年
7 薛丽培;基于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制度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林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子珍;早期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梁玮;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小昆;;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2 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3 元露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比较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04期
4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5 蔡俊娟;;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1期
7 魏敏;;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8 李富田;;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J];江汉论坛;2009年02期
9 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付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现实分析和政策思考[J];开发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文杰;;一家人去度假[J];文学少年(小学);2008年12期
2 海岩;咬定青山不放松——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管理改革侧记[J];辽宁教育;1999年06期
3 志强;;沈阳恒大绿洲杯对局选评[J];棋艺(象棋);2014年01期
4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 名师简介[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年05期
5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J];中国数学教育;2014年17期
6 ;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小学[J];文学少年(小学);2011年10期
7 ;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简介[J];辽宁教育;2001年12期
8 ;勇创辉煌营口港[J];时事报告;1996年05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献溥;李文埕;;营口市鲅鱼圈海岸生态公园建设刍议[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光宇;;鞍钢鲅鱼圈新厂建设—绿色制造[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0年
3 王洪新;;冬季进出鲅鱼圈港注意事项[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邓小彬;三千建设者奋战鲅鱼圈港[N];鞍山日报 ;2006年
2 李庆石;辽宁鲅鱼圈海域管理走向良性循环[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于少华邋记者 张京翠;鲅鱼圈三平方公里海域变平地[N];沈阳日报;2007年
4 林柏卓邋李轶;鲅鱼圈港首次接卸镍矿[N];营口日报;2007年
5 于力;鲅鱼圈边检站:科技“火眼”能遥探集装箱[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新文;鞍钢鲅鱼圈新厂进入系统投产准备阶段[N];营口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光明 王炳坤;打造鲅鱼圈,,鞍钢实现海岸跨越[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金荣生;鞍钢鲅鱼圈项目添“绿色动力”[N];辽宁日报;2008年
9 于少华;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科技工作会议[N];营口日报;2008年
10 刘述波;鲅鱼圈携手冰城谋振兴[N];哈尔滨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福昌;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目标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91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99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