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14 12:20

  本文关键词: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

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黄如祺  

【摘要】:“实践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巴甫洛夫。当原有理论不能解释新问题的时候,理论创新的序幕也许就此拉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极大地冲击了世界经济,,古典经济理论对此束手无策。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实施了政府干预的新经济政策,全球经济终于逐步走出危机。凯恩斯对此作了理论总结,从而创立了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二十一世纪初,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再次冲击了世界经济,也再次冲击了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方向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宏观经济理论创新的序幕可能就此拉开。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确定了研究目标: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从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宏观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来探讨次贷危机之后宏观经济理论可能发展的方向。首先,通过回顾经济大萧条的产生、发展和影响,探讨了经济大萧条如何推动宏观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进一步探讨次贷危机之后宏观经济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论文的主体包括五个部分,具体而言: 第一章,在回顾经济大萧条历史与古典经济学主要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大萧条对古典经济学的冲击,探讨了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第二章,在第一章讨论古典经济学局限性的基础上,评述了在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大萧条形成机理的新探索。第三章,基于第二章对经济大萧条形成机理新探索的评述,分析了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形成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在回顾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第五章,在第四章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宏观经济理论在二十一世纪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尝试通过探索经济大萧条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经验,系统地分析次贷危机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危机的爆发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适度性提出了理论解释的新要求和宏观经济理论探索的新趋势。1,对政府干预的范围、尺度以及实施和退出时机的把握等,都成为了后次贷危机时代新的理论探索方向;2,通过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研究,得出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共同产物的结论;3,市场与政府二元调节机制双优组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及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协作,将成为后次贷危机时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4,对于后次贷危机时期如何预防和应付严重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本文认为,除了如前所述控制政府干预的尺度等外,还应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13;F01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试析美国经济从“虚拟”到“实体”的调整与协同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2 李茂生,李光荣;新世纪初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优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3 田树喜;白钦先;林艳丽;;我国金融倾斜波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4 苗迎春;周茂荣;杨继梅;;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机制及启示[J];财政研究;2009年12期

5 夏清成,菅明军;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J];财政研究;1998年12期

6 黄茂兴;叶琪;;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7 白钦先;谭庆华;;金融虚拟化与金融共谋共犯结构——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反思[J];东岳论丛;2010年04期

8 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刘军梅;;新自由主义与世界经济危机[J];俄罗斯研究;2010年02期

9 王志伟;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论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胡代光;;评析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鸿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熊镇邦;毛阳海;;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西藏农业结构转型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7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8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9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文;谢作诗;;无悲剧的公地制度——对哈丁模型的扩展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日途;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J];北方经济;1999年01期

2 王同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3 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4 李茂生;中国金融改革略论[J];财贸经济;1987年10期

5 金碚;;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J];财贸经济;2008年11期

6 潘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9年01期

7 周穗明;西方左翼思潮四十年回顾及其九十年代的复兴[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1期

8 石岳;刘博;徐洁勤;;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动向及启示[J];南方金融;2009年05期

9 项卫星;李宏瑾;白大范;;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10 徐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炳雕,胡方;小宫隆太郎的日中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05期

2 汪同三;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模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6期

3 邓晓益;郭庆春;万景霞;辛爱军;;经济增长与证券市场资本收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10期

4 于敏,杨玉平;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看我国扩大内需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左占平;;以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6期

6 李志国;《资本论》中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的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马建堂;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兼谈目前的消费市场疲软[J];上海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8 江新华;;小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新挑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刘国光;杂谈宏观控制[J];财贸经济;1986年01期

10 M.雅克西奇 ,文兵;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对经济危机下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反思及启示[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朱汝敬;;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船舶工业[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樊纲;;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报告”之三 转轨经济学与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实践[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4 ;弗兰克·朗盖斯特,89岁 正面的见解[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桂田;;经济学两大理论范式及可通约性与排斥性[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7 刘建国;张立红;;联想进入少帅时代[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8 李健英;;试论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构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韩德强;;全球化时代的贸易保护[A];海洋油气、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国产化合作——第一届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文集[C];2004年

10 胡慧芳;;国家在拉美早期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读《以“征税和公共开支”的方式避免“荷兰病”:从太平洋战争到大萧条时期的智利经济》[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程纪青 何易雯;[N];北大荒日报;2010年

3 李义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见习记者 吴家明;[N];证券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杨川梅;[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刘一楠;[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N];大庆日报;2008年

10 张洵;[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如祺;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郝延伟;“美国大萧条”[D];复旦大学;2011年

3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冯力;经济周期成因新探[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顺华;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莉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冰;美国政府经济管制的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陈查某;台湾货币与物价在经济面之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匡家在;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与2008金融危机之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严斌剑;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学解释[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3 李劲竹;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英;论罗斯福“新政”的金融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凤娟;大萧条时期的非裔美国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雷;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的稳定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唐杰;大萧条与英国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郑宝玲;探索《推销员之死》中的困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婧;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货币政策效力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彪;大萧条与当代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