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
[Abstract]:New urbanization not only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aking Li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metho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composed of four subsystems, population,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industry driven model are set up. Four kinds of environment drive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s a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oic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uzhou and the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广西柳州市发改委委托合作项目——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研究
【分类号】:N941.3;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青,梁钰;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2 王祖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郁俊莉;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协调[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4 徐中民,程国栋;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J];科技导报;2000年09期
5 沈先荣,徐福缘;临淄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0年02期
6 徐中民,程国栋;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与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7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目标实现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2期
8 匡跃辉;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03期
9 欧阳绪清,傅晓华;可持续发展系统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黄铁庄,郑达贤;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建兰;;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框架的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国浩;赵淑芳;;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浅析[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胡衍强;刘仲英;邵建利;周欣;;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和谐性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卢武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目标实现过程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6 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艳双;韩文秀;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探讨[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倪俊;马光;;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估与区际比较[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梁宁;程鸿德;汤顺林;;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徐锋 车海刚;构筑三大可持续发展系统[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二勋;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谷秀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米俊;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惠玉蓉;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状态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刘伟;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杨志恒;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协调分析及动态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雪斌;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分析[D];福州大学;2014年
4 梁新颖;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科学决策机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沈丽娟;山东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崇琳;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公平;山东与苏浙粤可持续发展系统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小健;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与调控[D];东华大学;2007年
9 王俊燕;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EV-R-EC投入产出分析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39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3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