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18-10-30 10:50
【摘要】:中国经济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赖以支撑的要素禀赋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要素成本上升、投资报酬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现实问题,培养经济增长新动力迫在眉睫。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投入型转向效率型,形成内生增长动力。在上述背景下,国企面临着同样的增长动力缺失的困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国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因此,在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之时,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看国企改革的走向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进行分析。全文主要回答了三大问题:一是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二是国企改革下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三是国企改革如何推进以提高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思路上,首先,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切入点,研究国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必要性及其特征所在,进而得出影响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四个维度,并从这四个维度分析国企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次,对1978年到2013年的国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得到这段期间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与国企改革的内在联系。最后,基于前文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及变动特征的分析,指出国企全要素生产率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就上述制约因素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为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源自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关注,较多学者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国企改革效果的一个指标,并尝试研究国企改革的具体措施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但总的来看,现有文献缺少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系统研究。第二章为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研究。本章在对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出发,对国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四个维度,即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规模和资源配置效率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进而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分析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章为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本章选用经典索罗模型,以1978年到201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利用C-D生产函数回归得到模型,估算出资本要素弹性系数和劳动要素弹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企长期存在人员冗杂的现象,导致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因而估算所得的劳动要素弹性系数为负。在上述实证回归的基础上,得到国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增长率,并根据其变动特征将1978年到2013年分为4个子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从结果分析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相应时段的国企改革息息相关。第四章为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因素分析。国企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35年的国企改革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并具有了增长的制度基础。但从各个影响维度上看,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制度供给仍存缺失,国企缺乏效率,国企改革趋于停滞。第五章为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建议。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拉开序幕。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论文针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273.1;F271
本文编号:229979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273.1;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召元;张文魁;;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速的提振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2 杨卫东;;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蔡f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4 李平;钟学义;王宏伟;郑世林;;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5 魏峰;荣兆梓;;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2年02期
6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7 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因素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8 王荧;郭碧銮;;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解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雷明;孙曙光;;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J];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10 张正勇;;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及借鉴[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299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29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