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山东省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5:34
【摘要】:土地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是城镇化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空间承载,产业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良性发展的必然之路。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山东省城镇化发展道路,更关系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本文对土地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测算,通过构建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指数对山东省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山东省十七地市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从时间序列上看,山东省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基本处在协调发展区间,但存在着向失调发展的趋势。大多数年份都是产业城镇化滞后,说明山东省在遏制建设用地过快扩张的同时应加快推进产业城镇化进程。从空间格局上看,山东省西部地区协调性最好,山东省东部地区协调性次之,山东省中部地区协调性最差。根据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类型可以将山东省十七地市分为五类,分别是中度协调/产业城镇化滞后型城市、中度协调/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基本协调/产业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基本协调/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城市、轻度失调/产业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影响山东省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二者之间失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因素影响、土地粗放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空间格局失衡、空心城镇化。对于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失调发展的城市,应促进产城融合,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对于产业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应加强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从山东省整体来看,应促进城镇化空间格局均衡发展;从制度层面来看,应探索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最终实现山东省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山东省城镇化质量。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空间分布图,城镇化,协调性,山东省


图 4-6 山东省十七地市协调性指数空间分布图4.4.3.2 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类型差异为了能够分析出山东省十七地市十年间土地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二者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01.2;F127;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军;;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强势推进“文明卫生城镇”创建工作——铜仁地区“文明卫生城镇”创建暨“整脏治乱”的实践与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徐艳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文化发展刍议[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3年04期

3 任新华;;我说西部城镇化[J];新重庆;2005年01期

4 杜志明;;武汉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分析[J];武汉建设;2013年03期

5 张太刚;;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促进垫江快速发展[J];决策导刊;2005年06期

6 李世贵;;国内外城镇化建设道路及经验启示[J];新重庆;2013年08期

7 杨金凤;;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年05期

8 田民兴;;宝鸡城镇化进程分析[J];宝鸡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9 卢德银;;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J];蚌埠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晓林;;关于城镇建设管理思考[J];居舍;201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02农村城镇化概论[A];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C];2014年

2 李建民;;促进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A];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林琳;王馨儿;;商於古道沿线小城镇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商洛市棣花镇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C];2018年

4 刘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9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A];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C];2014年

5 王鹏;徐家明;雷诚;;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城镇现状产镇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以苏州为例[A];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9年

6 张永明;王晶晶;;基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小城镇分类引导策略——以嘉兴市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C];2017年

7 王炯;许月明;;商贸城镇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白沟镇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芳;段汉明;张婷;;高密度城镇经济与绿洲生态协调发展趋势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9 侯为民;;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策建议[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5)[C];2015年

10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09岳阳市农村城镇化实践[A];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房转地转,帮衬人转[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打开城乡间的市场之门[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魏光华;浙江: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N];中国建设报;2019年

4 记者 王国锋;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 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N];浙江日报;2019年

5 时报记者 李玉娇;海东10个城镇将实现华丽蝶变[N];海东时报;2018年

6 安徽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邢军;城镇转型再造的安徽探索[N];中国城市报;2018年

7 任树海 任建建;产业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N];东营日报;2016年

8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彭澎;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N];贵州日报;2016年

9 李文 岳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级工程师;全面提升岳阳城乡发展项目谋划水平[N];岳阳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高嵩;小城镇建设“颜值+价值=特色”[N];协商新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春;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2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先锋;“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韩松岭;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志凌;旅游城镇游憩商业区地块划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温祖求;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菅原由花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年

4 张文静;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驱动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5 肖艳丽;产城融合视角下旅游和城镇化系统协调发展评价[D];新疆大学;2019年

6 白雪;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吴艳洁;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8 吴静;华中地区山地城镇滨水景观的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9 邵鹏;城镇化对村民自治的冲击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骆婧;甘肃省城镇化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7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07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