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理论与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3:06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内陆城市已深刻意识到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纷纷提出打造物流枢纽城市的规划,试图通过整合城市内外优势资源,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然而,如何扭转内陆城市的先天劣势,使其具备港口的资源禀赋,发挥物流枢纽洼地效应,是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我国多个内陆城市现已具备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的条件,但相关理论研究相比于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要滞后得多,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因此,加强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的理论研究、构建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对于把握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水平、拉动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城市共同发展及确保政策制定和规划的针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物流枢纽城市、城市竞争力的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基于物流枢纽视角的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梳理物流枢纽和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国内外物流枢纽城市发展经验,总结出物流枢纽城市的构成要件,并嫁接到内陆地区,分析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的构成要件、内涵及特征;其次,基于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的特点,分析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并构建内陆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四度”理论模型,即城市规模度、网络连通度、网络流通度和市场发育度;再次,在“四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选取9个具有针对性的、可得性强的、以物流枢纽功能反映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将拟选取的指标与原有城市竞争力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验证拟构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12个内陆物流枢纽城市进行竞争力测度,并将测度结果与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根据排名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图文】:
物流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内在逻辑结构图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59.27;F127
本文编号:2607580
【图文】:
物流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内在逻辑结构图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59.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生;王太郎;薛羽桐;;“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路径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1期
2 陈雪梅;;沿海经济特区与内陆城市市场贸易优势对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龙华;海峰;;物流业发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及内在逻辑[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4 谭晓峰;;区域经济发展下物流园区的物流资源聚集效应研究[J];物流技术;2014年17期
5 高晓亮;章涵;;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物流枢纽城市层级划分——以江西省为例[J];物流技术;2014年09期
6 陈姝兴;唐玉峨;;全国不同级别城市竞争力测度[J];商业时代;2014年05期
7 易小光;;内陆城市开放路径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侯秀明;封学军;纪军;王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与经济协同研究[J];物流技术;2012年03期
9 张震;贾强;晏克非;;改进灰色聚类模型在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分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航;王跃伟;;大连港口与城市关系的演变[J];水运管理;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607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0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