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人工免疫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6:1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中,作为物流服务的增值服务物流金融不仅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业务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隐患,使参与企业面临着一定的危险。因此只有认识、发现、控制和解决好这些物流金融风险,才能更好的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保证健康快速的发展。首先根据文献梳理,对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模型与仿真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物流金融风险理论、风险识别理论、生物免疫系统理论、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理论和人工免疫系统理论等。其次对物流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构建了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选取了影响物流金融风险的八个代表性指标,并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验证因子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风险,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空间。然后将人工免疫原理引进物流金融风险识别领域,构建了基于人工免疫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模型,通过模型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通过仿真实验,识别出影响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物流金融风险处理措施和相应的管理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物流金融风险识别模型与仿真研究,为当前我国的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方向,从而缓解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压力,促进三者之间的良好发展。
【图文】:

研究思路


6图 1-1:研究思路图1.3.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理论作为基础,充分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免疫学理论及仿真等研究方法。具体如下: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物流金融风险、人工免疫学等研究理论进行整理并介绍,从而了解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第二,采用比较分析法与归纳分析法。在查阅以及翻译大量文献之后,对物流金融风险、生物免疫学、人工免疫学及其算法等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及原理都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讨论。

免疫原理


T 细胞抗原受体、MHC 分子膜型分子、B 细胞抗原受体共同形成的膜型分泌的分子又一同构成了免疫分子,而分泌的分子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子与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分子可以有效提升局部血流,并提升血液的渗透能力,从而让免疫细胞及时到达抗原位置并产生免疫性应答免疫淋巴系统包含分泌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器官,如淋巴管,骨髓,淋巴和脾脏。免疫细胞与活性因子可将血液循环作为载体,及时到达身体的,免疫细胞还可以将淋巴循环作为载体,及时到达各类淋巴细胞中。通身体中循环免疫细胞形成完整的免疫网络。如果人体被病原体入侵时,可以通过循环及时到达被入侵点,通过刺激 B 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最终消灭。在整个免疫系统中,,免疫器官、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互相配合,,形成完整的免疫系统,确保免疫应答的及时性。免疫细胞是生物体免现其相应作用的最有效的途径,图 2-1 为其整个过程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59.2;F832;TP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媛;胡珉;王萍;;基于残余抗原学说的动态记忆风险识别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4年06期

2 雒伟;;物流金融业务中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20期

3 王晶;倪琦;戴君;于超;;基于AHP法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4 马全梅;;论物流金融风险防范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2期

5 刘文涛;付群;;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风险识别及其防范[J];商业时代;2012年36期

6 李毅学;;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7 何彦斌;杨志义;马荟;王海鹏;於志文;;一种基于HMM的场景识别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1年04期

8 肖军弼;黄波涛;;基于改进基因库的检测器生成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4期

9 王妙英;王超萃;;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赵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2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维家;ZY物流公司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彭予;基于人工免疫学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预案多Agent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星星;基于免疫学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识别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5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95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