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阶段农业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承担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任,国家提出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产业导向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与壮大,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到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呈下滑态势,无论是反映财务绩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还是公司的环境与社会绩效,都处在弱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而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凸显。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就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以提升公司管理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论文以51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计量分析为主体,辅之以必要的财务分析、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因素。揭示了在样本公司可持续发展三类状态(危机、灰色和良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并以此作为构建预警模型的基础指标。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精度的因素和改进方向,以及如何结合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实现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本论文具体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二是依据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含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信息,客观的描述了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业绩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三是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运用数理统计和因子分析方法,设计了预警指标体系;四是依据设计的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多变量判别分析和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构建了农业上市公司T-2年和T-3年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并对其预警精度进行检验;五是以罗牛山作为分析案例,探讨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 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从我国理论研究与上市公司报告披露看,目前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理解,仍停留在狭义层面。即企业如何科学地进行规划和管理,在追求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考虑近期经营业绩和市场扩大化,又考虑长期持续的利润增长,提升其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以使企业保持持久发展的状态。而对于企业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意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2)通过样本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较弱,主要表现在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不强,呈现不稳定态势,同时公司的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尤为凸显。就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因素来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治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与盲目多元化、公司规模、环境与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同时,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政策、农业产业特点等也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3)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发现,反映盈利能力的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销售净利率等14个指标,在T-2年和T-3年三类状态农业上市公司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构成预警模型的核心指标。同时,T-3年所选取的预警指标要少于T-2年,表明预警指标选取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因此在不同可持续发展状态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变少,符合预期。 (4)通过对多变量判别分析、BP神经网络构建的预警模型精度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大致保持相同的预警精度,而用T-2年数据构建的预警模型精度比用T-3年数据构建的模型精度要高。罗牛山案例分析表明,结合预警模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将企业可持续发展与预警模型构建相结合,用于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行预警,并结合预警模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是一次新的尝试;(2)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来探讨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设计,预警模型构建,到预警模型的实证检验和具体案例应用,具有一定的新意;(3)借助于数理统计和多元统计方法设计预警指标,用多变量判别分析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并取得较好效果。 本文不足之处:(1)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状态分类标准假设的科学性、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和研究;(2)预警指标的全面性、有效性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量的实践检验方能充分确认;(3)样本量偏小影响了预警指标的代表性,同时样本量偏小给配对样本选取造成了困难,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实施前后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产生了影响,降低了预警模型的精度。
【图文】:
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并就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2)技术路线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学学说背景景 宏宏观背景景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微微观背景景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预警指标计原则与方法口农农业上市公司可特续发展预警指标设计计预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验 案案例分析:罗牛山 山 结论与政策建议图1.1论文技术路线图 Fig.l.lTechniealRouteoftheDissertation

通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之后,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如图2.2所示②。利益相关者投入管理层处理企业业绩企业目标企业期价值最大化长企业玛黔发展l。Lf卜l本本本本本一狐!抓!麟l旅!袖.社制人经一自图2.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 Fig.2.2CorPorat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alysisFrame”·ork BasedontheStakeholderTheory该分析框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利益相关者投入,也就是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对于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是基于二重底线将其划分为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经济资本包含财务资本、有形资本和无’Freeman, REandJMcVea.’ AstakeholderaPProaehtostraregiemanagernen.‘ In:HittM.Free:刀 anR.E.a, ld.1 Ilarrisoneds.卜 IandbookofstrategicManagement.Oxford:Blaekwell.2001.,此分析框架参考 fEPstein(2008)的研究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海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2期
2 陈燕;;基于因子分析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8年11期
3 许昱;吴应宇;;企业财务预警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吴应宇;蔡秋萍;吴們;;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孙兆斌;;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6 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7 袁建明;陈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芮明杰,孙继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9 时悦;赵铁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连飞;;中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系统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模型[J];经济与管理;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温素彬;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赵艳芳;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风险预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洪;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彦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丽君;基于粗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单慧;企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0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0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