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效率视角的粮食流通主体利益协调及政策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6:35
【摘要】: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5万t,比上年增产2.9%,实现连续7年增产,国内粮食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流通体系不健全;粮食供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主产区售粮难、价格低迷等“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产区原粮与销区成品粮差价过大,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受损等。以上诸多因素已经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粮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储备成本上升、粮食主销区抗风险能力减弱等,中和了连年粮食增产带来的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的提高。粮食流通是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粮食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粮食市场利益分配来看,中间商已经成为整个粮食产业链中最大的利益群,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则有减无增。因此,为增加粮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平抑市场粮价、保障消费者利益,急需对粮食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管控、协调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分配。 本研究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运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从流通效率视角研究粮食供应链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首先,构建双层市场模型分析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方式,探寻影响粮食流通市场效率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其次,运用调研数据从实证角度测算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当前粮食流通市场交易效率、经营效率高低。最后,在综合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实际的协调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的政策体系。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现状研究。在粮食生产能力渐趋稳定、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双重推力下,我国粮食供需安全的重心逐渐由总量安全转为依靠流通的区域供需安全。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实现粮食流通安全的根本在于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利益协调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还体现在利益主体的经济实力上;二是粮食购销市场与粮食生产协调不力,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分配失衡;三是政府政策目标与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运行存在冲突,需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流通体制调控措施。 第二: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运用双层市场模型分别探讨粮食收购市场中粮农、私营粮商、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并剖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收购的粮食数量与其交易效率成正比,即企业交易效率越高(MG、M(?)越小),其可获得的粮源越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是协调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稳定市场秩序的突破口;理论上,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该部分首先以粮食销售市场中粮食所有权的流转为线索探讨市场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然后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别分析市场粮源充足和市场粮源不充足两种情况下阻碍粮食跨区域流通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在具有买方市场性质的粮食销售市场中,向粮食主销区提供粮食的大型粮食购销企业为了支付较少的交易费用往往倾向于降低粮食交易量;②在具有卖方市场性质的粮食销售市场中,随着粮食交易量的增加,充当粮食需求方的私营粮商支付的边际交易费用不断增加,其最终将拒绝购买更多的粮食,阻碍市场交易的完成。由此可见,促进两种情况下粮食交易顺利完成的切入点都在于降低粮食购销企业的交易费用。因此,降低购销企业的交易费用、提升企业交易效率是促进粮食在产销区之间顺畅流通的关键。 第四: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该部分采用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费用”模型推导出仅考虑商品价格因素的交易效率计算模型,用以测算湖北省21家粮食流通企业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交易效率。通过比较企业间交易效率值、企业年际交易效率波动、享受政策优惠企业的交易效率变动,得出如下结论:粮食流通行业整体交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在不断提升,但是尚处于不稳定的曲折性提升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单个企业交易效率的提升缺少稳定性,与行业整体交易效率水平的提升不协调;政府对个别粮食购销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未对其交易效率的提升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 第五: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运用DEA方法测算湖北省21家粮食流通企业从2006-2009年度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值。测算结果表明:多数粮食流通企业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且企业对要素配置的优化过程比较随意;政府针对部分企业的政策优惠措施对行业效率影响力较小;政策倾斜和优惠有助于受惠企业效率的全面提升,但是这种正面影响缺乏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流通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包括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粮食流通行业内基于技术效率增加的生产是可持续的,但是规模效率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是增强的,但是这种趋势并不稳定。 第六: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设计。综合前文研究,文章从市场主体利益协调保护角度设计了中国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并对粮食流通市场硬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3.7;F224
【图文】:

粮食企业,生产能力,比较分析,中国粮食


30以下30一 5050一 100100一 200200一 400400一 10001000以上生产能力(吨/天)图3一 42008年不同类型粮食企业生产能力比较分析Fig3一 4ComParativeanalysisondifl免 rcnttyPesofgrainenterprises’ Produe6veeaPaeity数据来源:中国粮食年鉴2009

效率图,企业交易,增幅,效率


认_,.减.{\一了气‘’.’.拼卜卜了.{.卜人卜二只 ...二二、穿护粉译一云汀谕堪护翎,暴、杯誉篡甜谕、_谕、, ,目目招例书}叫决胶宋曳跳招)黑跪豁招刹丝气叮日姚 姚图5一 12006一2008年21家受调企业交易效率增幅变动图Fig.5一 1Transaetioneffieiencyrangeabilityof21enterPrisesfrom2006to2008图5一1为2006一2008年三年间21家企业交易效率增幅变动图。比较两条曲线的波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2007年对2006年交易效率的波动幅度比2008年对2007年交易效率的波动幅度要大。2007年企业交易效率增减率在平面坐标上分布较散,三杰较2006年交易效率上升了53.3%,宏光较上年下降了8.57%,而均值水平则维持在6.49%;2008年各个交易效率增减率在平面坐标上相对集中,最高上升了22.40%,最低下降了22.59%,均值水平维持在一 1.90%水平。这种波动幅度的分布变动说明企业之间交易效率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2)2008年更多企业出现了交易效率的负增长。2007年共有7家企业出现了交易效率的负增长,而2008年交易效率下降的企业增加到10家(剔除军海、玉皇、兴隆三家缺少2006年交易费用数据的企业不予考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蒲明;;基于粮食安全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韩晶;;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杜春;;发展营销型农业企业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4 黄赜琳;王敬云;;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5 崔晓迪 ,田源 ,程国宏;信息化的粮食供应链管理[J];中国储运;2005年05期

6 丁声俊;居安思危,确保国家食物安全[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7 肖海峰,李鹏;美国、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能力保护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4年11期

8 叶兴庆;改革以来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回顾与思考[J];调研世界;1998年12期

9 黄赜琳;王敬云;;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10 刘强,赵振全;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DEA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陶昌盛;中国粮食定价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颖;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高瑛;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杨兴龙;基于效率视角的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孙定东;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与地区政策及其经验借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马凤才;农产品流通通道与流通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8 夏绍模;中国钢铁产业的效率与生产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常伟;基于供应链的粮食大企业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波;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东北稻米物流模式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3 高莹;黑龙江垦区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4 朱传福;基于核心企业的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江波;农产品供应链垂直协作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玉兴;产权和超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路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赵攀英;三级粮食供应链协作定价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8 赵福成;构建吉林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5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25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