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1:29
【摘要】: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但它也会引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消除商品房价格过高带来的社会安全隐患,发达国家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建设保障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但随着开工建设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显露。与建设速度相比,我国保障房项目管理水平的发展严重滞后,使得保障房的建设难以迅速扩大,导致供给能力不足和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并提高保障房的项目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自我改进框架,它用于评价项目或者组织的管理能力,帮助项目管理者准确把握当前的管理水平,找出管理漏洞,明确改进方向。因此本文将成熟度模型引入到保障房项目管理评价中。首先,文章通过对保障房、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分析,梳理了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思路,对模型框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模型的范畴、维度和内部结构。然后,基于模型框架对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具体构建。建立了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指标等级标准,通过对常用指标赋权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比选,采用DANP法找出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进行等级评估。最后,以成都市某保障房项目为例对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指标影响关系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案例在决策、沟通、风险、准备、设计、质量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改进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3
【图文】:

历程


我国保障房的发展历程

技术路线图,成熟度模型,相关文献,研究方法


图 1.2 技术路线图Fig.1.2 The technology roadmap of thesis1.4.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保障房领域、成熟度模型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运作方式,监管职能


图 2.1 我国保障房 PPP 项目主要运作方式ig 2.1 The main operating ways of PPP project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Ch式一方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进行保障房建设的经济压力,帮建设职能到监管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利用企业的专业技术质量,同时也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但目前 PPP 模式在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铎印;;保障房分配要切实做到公平[J];紫光阁;2012年09期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度排行榜全国开工率86% 5省开工率超过100%[J];中国建材资讯;2011年06期

3 ;五大新政再次力挺保障房建设[J];中国建材资讯;2011年06期

4 ;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保质按期竣工,确保分配公开、公平、公正[J];中国建设教育;2012年Z4期

5 张遇哲;;保障房首先应是“保质房”[J];中国建设教育;2011年Z6期

6 包宗华;;房价合理回归对象和异见辨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2年05期

7 ;住建部澄清保障房缩减 水泥股活跃[J];中国建材资讯;2011年05期

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障房月底必须全部开工[J];中国建材资讯;2010年06期

9 陈波;;设计工作在保障房建设中大有作为——在建设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保障房研讨会上的讲话[J];吉林勘察设计;2011年Z2期

10 刘广平;陈立文;;保障房开发对房价的溢出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1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延莉;;租赁型保障房的资产管理问题研究[A];201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8年

2 郑坚;李昕;;我国保障房建设评析及反思——基于微博语义分析[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住房建设规划)[C];2016年

3 李新宇;赵旭;郭玲;谭洪江;张丽;;云南省推进“十二五”保障房建设的对策研究[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C];2017年

4 中共栖霞区委党校课题组;朱高明;;对保障房社区多元共治与居民自治的一点思考——以栖霞区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5 ;会议上半场问答[A];2011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7期)[C];2011年

6 郑涛;;保障房住区使用的评估体系研究——基于扬州市中心城区已建保障房调研的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7 陈杰;;中国保障房建设中的几点理论探讨——“保障房”应该正名为“公共住房”[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8 张波;;保障房社区共同体:理论、困境与方向[A];“四个自信”:新起点、新思想、新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年度)[C];2017年

9 张雪峰;陶佳;;考虑保障房因素的国有土地拍卖机制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田野;肖煜;宫媛;;天津新家园保障房社区规划设计探索——双青新家园的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木子;破解资金“缺口” 险资银团贷款参建保障房[N];证券日报;2011年

2 记者 王英;市区保障房基价2980元/m~(2)[N];苏州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董诗林;梁河206户易地搬迁户入住保障房[N];德宏团结报;2019年

4 记者 袁舒琪;全市去年开工各类保障房2.1万套[N];厦门日报;2020年

5 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王夏儿;市住房局 去年保障房配租配售1.3万套(间)[N];厦门日报;2020年

6 胡印斌;公务员小区跻身保障房,谁的尴尬[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吴杭民;保障房质量与乌纱挂钩才会有保障[N];中国青年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郑璐;房地产:回暖氛围渐浓 提振需求有望[N];中国化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吴娓婷;国开行输血棚改 保障房建设提速[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余寒;新一轮棚改看齐辽宁 多地探索新融资路径[N];经济观察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效容;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及评估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郭娟利;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陈凌云;中国城市住宅的政府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赵敬辛;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5 谢义维;主要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及中国的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卢媛;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与中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的数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卢超;通过私人主体实现公共建设之行政任务[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哲夫;吉林省房地产调控政策运行效果及改进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袁博;我国保障性住房基金运行及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君妮;天源保障房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梁延润雨;福利治理逻辑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黄春丽;基于绿色化理念的伊春保障房建筑技术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何昆瑜;保障房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5 段亦乐;昆明市推行保障房建设配建模式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6 陈淼坤;基于需求导向的中山市住房保障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7 杜海涛;基于区域异质性的新市民保障性住房租购选择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8 朱斌;业主方保障房项目精益建设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9 林纳玲;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王明璇;泉州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4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84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