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监管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

发布时间:2020-10-13 00:24
   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金融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投资者。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深化,机构投资者行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其对一国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正起到日益重要的影响。当今金融市场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部分当属证券市场中的股票市场,而且机构投资者的主要交易行为也是体现在股票市场中。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是一个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新兴市场,其中充斥着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致使股票价格并不能够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整个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正影响着我国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与进一步发展。因此,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合理培育,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和管制对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和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监管不仅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制定,而且还涉及到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与操作。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博弈论就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并逐渐成为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与利益关系的有力工具;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诞生,基于主体建模的系统仿真方法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有力扩展,为验证和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虚拟实验环境。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涉及到诸多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和监管部门,其中主体行为与利益关系复杂,通过博弈论配合基于主体建模的系统仿真方法可以更好地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掌握投资主体的行为模式,以此来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机构投资者培育和监管制度。 出于对我国证券股票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证券法》对机构投资者组织形式进行了较为宽泛的界定,同时对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行为也放松了限制,这为我国证券股票市场快速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宽松的限制也滋生了机构投资者的违规行为。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机构投资者违规行为的监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层面,主要从机构投资者违规行为的界定、查处和处罚等方面进行分析,监管手段操作性较弱,监管效果并不理想;从现代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对机构投资者监管的研究还不多见,结合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监管制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合理、有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机构投资者监管策略是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我国股票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运行和效率问题。本文通过对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财富侵占这三类频繁出现的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研究,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基于主体建模的经济仿真方法建立了与博弈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模型,并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从影响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监管强度、惩罚力度及监管部门适应程度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在各种不同因素影响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和投资策略的变动以及自适应性监管效果。此外,本文对监管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证券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监管效果不理想、监管滞后等现象的经济学根源,提出了改变监管部门组织形式的设想。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用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交易型市场操纵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模型,并以该博弈模型为基础,利用基于主体建模的系统仿真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与博弈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不同虚拟经济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和自适应性监管策略机制的效果。通过研究表明,加强监管力度和违规惩罚程度、提高监管部门策略的适应能力可以有效抑制机构投资者交易型市场操纵违规现象的出现。 第二,建立了用以研究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和以侵占上市公司财富为手段进而侵占中小投资者财富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模型和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研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监管策略。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是诱发机构投资者违规行为的重要因素,监管部门在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同时还要注重对上市公司组织和运营的监督,更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使违规惩处更具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注重监管策略的灵活性和即时性。 第三,通过对机构投资者交易型市场操纵违规行为监管的研究,结合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将解决单一问题的仿真模型抽象为用于研究机构投资者不同类型操纵违规行为的动态模拟模型,从而提高了仿真模型对相似问题的兼容性,降低了研究成本和研究周期。继而利用该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中频繁出现的机构合谋操纵、单一机构投资者多投资账户操纵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第四,将监管部门作为独立主体,并赋予其自适应特性。与以往将股票市场监管部门以参数形式体现在仿真模型中不同,本文将监管部门作为独立决策的经济主体,利用遗传算法在仿真模型当中赋予了其适当的自适应特性。研究指出,赋予监管部门一定的逐利性,使监管部门具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内生动力,进而体现出的自适应性监管策略将会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 第五,实证研究与仿真模型的结合使用。以往的仿真模型多以假定形式作为模型中某些重要数量关系和函数的基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仿真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选取代表性股票的真实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仿真模型中的重要数量关系,从而提高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反映现实的能力。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832.51;F224.32
【部分图文】:

基金,报告期,机构行为,数量变动


在选定的2008年7月1日一2010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各大基金频繁参与上海机场的交易,表3.3显示了该段时间内持有上海机场的基金数量变动情况、各报告期内股票的平均价格和基金所持股份所占流通盘的比例。通过对表3.3和图3.3的直观观察,可以发现上海机场是非常活跃的基金重仓股,不同基金进驻与退出较为频繁,从机构活性角度上分析,上海机场能够体现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为表示简便,这里将报告按时间顺序分别设定为t=1,2,…,10期,每季度作为一个报告期)84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源自申银万国)httP://www.即osen.eom‘n/webd/publie/infoDetailjsp?infoid=4665460第63页共168页

过程图,机构行为,比例,基金


111000201009300011112.80000.3777图3.3上海机场持股基金数量变动再对各报告期的基金持股比例与股票平均价格进行分析,如图3.4所示,同样会发现较为明显的机构行为特征。如第2期到第3期,基金持股比例有一个大幅提升,由24.29%上涨至39.37%,持股的基金数量也从34家提升至104家,而这段时期的平均股票价格却没有因为参与的基金数量增加而上涨,相反地,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比较典型的机构低价吸筹过程;再如第5期到第6期,基金持股比例由20.97%骤降到2.28%

股价走势图,复权,股价走势,交易日


间上的一致性与可比性。本部分的上海机场股票价格数据采用向前复权的方法,保持股票现价(以2011一2一11股票收盘价为基价)不变,按当前标准对名义股价进行修复,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一致性。复权后的上海机场股价走势如图3.5所示,数据详见附录A。图3.5上海机场向前复权股价走势:20080701一20100930处理好股票价格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涨跌幅公式,计算每个交易日股票的涨跌情况。涨跌幅怀)=当日收盘价一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涨跌幅(0,o)-当日收盘价一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以元为单位度量的涨跌幅将作为待估模型中股价变动AP的样本观测值;以百分比度量的涨跌幅将作为筛选能够较好反映机构投资者交易特征的样本观测值的标准之一。第66页共168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岩;夏坤;刘唯妮;;羊群行为的多主体仿真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梅琳;;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效应:流动性监测与评价[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3 姜华东;乔晓楠;;内幕交易监管、投资者交易策略与市场利益分配[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4 石春茂;王永;;对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作用的认识[J];财会月刊;2006年20期

5 秦雷;梁劲;袁小平;;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交易行为监管制度的完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杨国祥;胡一朗;;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三方博弈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5期

7 杨柏;;对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亦春;刘猛;;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与市场波动的博弈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9 周学农;彭丹;;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年12期

10 陈其安;唐雅蓓;张力公;;机构投资者过度自信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J];系统工程;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2838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38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