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0:07
   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使外部知识吸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愈加明显。现实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因其对外部新知识的有效利用而占据了市场的优势地位。很多知名企业的成败都与其对外部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密切相关。Zahra和George(2002)从动态能力入手,将吸收能力定义为“嵌入在一系列惯例和规范中的企业动态能力,由此企业实现对外部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转化以及利用”,并基于这4个维度划分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本研究沿着吸收能力理论发展的脉络,对现有研究尚未深入探讨的问题以及学者们指出的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回应,有助于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复杂关系,加深我们对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解释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 本研究对于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深入讨论,剖析潜在吸收能力以及现实吸收能力与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以及渐进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问题如下:吸收能力两个子能力对两类技术创新的直接的影响;制度环境对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外部知识类型(行业外部知识以及科学外部知识)对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互补效应对两类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理论演绎和实践观察,构建理论模型框架。 本文对企业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梳理出企业吸收能力、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以及外部知识类型在内的逻辑和联系。理论分析结合实践观察,构建起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 (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关于企业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等变量的大量详实的实证资料。 研究过程中,笔者在导师指导下对北京市、上海市以及长春市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搜集到有效问卷228份。这228家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支撑本研究的实证检验。 (3)运用统计软件对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经过大样本数据收集之后,本文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质量以及研究模型中的各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如下: 第一,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只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现实吸收能力对两类技术创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总体上,制度环境越完善,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越明显。第三,科学外部知识对吸收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行业外部知识则对吸收能力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互补效应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但不影响渐进性技术创新。 本文理论上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吸收能力子能力间的互动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检验吸收能力子能力间互补性与两类技术创新的关系。除此之外,本文对制度环境以及外部知识类型的调节效应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3.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3 关键概念界定
    1.4 研究过程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吸收能力研究综述
    2.2 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2.3 制度环境研究综述
    2.4 外部知识研究综述
    2.5 文献总结与评述: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
第3章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3.1 概念模型
    3.2 理论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 问卷设计
    4.2 变量选取及测度
    4.3 数据搜集过程
    4.4 研究主要分析方法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样本与数据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4 结果讨论与解释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发现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毅辉;风险投资后管理、创业企业动态能力与创业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邹明俊;三孔两渗煤层气产出建模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芳;企业规模、所有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6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56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