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多维流数据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03:21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发展逐渐趋向于网络化布局,基于“流数据”和“流空间”城市网络结构分析正在成为城市体系研究热点。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和统计年鉴获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和引力流数据。随后以这些“流数据”为基础分别构建企业网络、铁路网络、信息网络和引力网络,并结合城市流模型来从多个角度对城市群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为,结合“流数据”与统计数据的网络分析、城市流模型分析等,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并对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为,基于“流数据”构建多维网络来分析城市网络结构对于解决城市群发展中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城市流模型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均存在一定的外向能力,但是表现在城市流强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部分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分工。上海和南京城市流强度水平最高,并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其次是杭州、常州、苏州等城市,而安徽省的城市流强度要明显低于长三角其他省份。从职能分工来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第三产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第二产业往往由其周边的次级城市(苏州、无锡、宁波、芜湖)承担,而这些次级城市虽然制造业上有较高的外向功能,但其他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功能趋向专业化。(2)从城市节点加权中心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基于四种要素流的加权中心度都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逐渐衰弱的趋势,但是衰弱的趋势和方向略有不同。各个网络的顶层城市节点大体相同,但其在一级节点和二级节点的分配中有所不同。位序-规模分析表明,在企业网络中加权中心度有向着大城市集中的特点。在信息网络、铁路网络和引力网络中要素流在大中小城市的分布较为均匀。(3)从城市等级划分和功能定位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多中心城市共同发展的格局,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合肥这些次级中心城市是上海将其影响力扩散到整个区域的纽带,同时这些次级中心城市也是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柱。(4)在城市间关联层面,四种网络的顶层联系大多分布于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和沿海发展带。城市间关联大多沿轴带分布,但同时也有跳跃性关联从层级集聚度来看,要素流在四种网络均呈现出向顶层联系集中的现象。在首位关联网络中,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苏州双核关联模式为核心,以上海与杭州、苏州、南京和合肥这些区域次中心和弱中心城市的关联为主要联系,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格局。通过对复合网络中主要城市隶属度与控制度的分析可以发现,行政区划和地理距离对隶属度的影响较小,上海等六个城市的主要关联对象大多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弱中心城市。行政区划和地理距离对控制度的影响较大,控制度较高的城市多分布于区域中心城市周边。(5)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节点层级结构与功能定位分析、城市群关联格局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提出以下建议:在城市节点层面,长三角应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无锡等次中心城市、弱中心城市为支撑,共同推进长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在城市间关联层面,长三角应以沪宁合杭甬发展轴为主,沿海发展轴、沪杭金发展轴为辅,推进城市群网络化发展,并依靠发展轴带动我国其他区域的发展。在城市组团层面,分别建设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合肥为中心的六个都市圈,逐步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9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k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网络构建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节点层级结构
    3.1 基于城市流模型的城市流强度分析
        3.1.1 长三角城市群外向功能量分析
        3.1.2 城市流强度分析
    3.2 基于流数据的城市节点网络结构分析
        3.2.1 基于多元流数据的城市节点网络结构
        3.2.2 各网络加权中心度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3.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等级划分和功能定位
        3.3.1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等级划分
        3.3.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关联格局分析
    4.1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关联的空间分布和层级结构
        4.1.1 各网络城市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1.2 各个网络关联度层级分布特征
    4.2 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关联格局
    4.3 复合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关联格局分析
        4.3.1 复合网络视角下城市关联空间分布和层级结构
        4.3.2 复合网络首位关联格局
        4.3.3 主要城市隶属度与控制度
    4.4 本章小结
5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建议
    5.1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总结
    5.2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建议
        5.2.1 空间布局建议
        5.2.2 与相关规划和前人成果的对比
    5.3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趋势和规划取向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新月;;长三角城市群府际合作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3期

2 史安娜;刘海荣;;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极化与辐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3 任以胜;陆林;朱道才;;基于空间关联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年03期

4 程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南京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年05期

5 张俊;;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J];地理教育;2017年02期

6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读书与成长”教育征文评选活动启事[J];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3期

7 胡小武;;城市群的空间嵌套形态与区域协同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02期

8 ;读书与成长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征文动员会召开[J];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4期

9 李婧;;温丽衢接轨长三角城市群之路径[J];浙江经济;2017年09期

10 王海虹;卢正惠;;城市群经济集聚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中国市场;2017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朱元秀;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冀新;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晓红;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与扩展的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梁明;2001-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PM_(2.5)浓度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周佳;长三角城市群绿色技术创新及其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宜青;网络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李萌;基于空间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牛勖;多维流数据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19年

6 于志英;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格局及驱动要素分析[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9年

7 林纯静;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9年

8 邓紫文;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9 李新峰;盐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0 李红梅;长三角城市群包容性创新能力及极化效应的空间计量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0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0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