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我国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的相对价格调整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5:49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政府部门更是将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提升为宏观调控的第一要务。很明显,我们促进物价稳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市场机制的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性作用,进而降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可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其反映的是绝对价格变化,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而相对价格调整可以衡量物价水平的稳定程度,其反映的是相对价格变化,是一个微观经济学概念。那么,物价总水平变动与相对价格调整之间有何联系呢?这对于我们理解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则具有重要的启示。为了考察上述问题,本文参考国外研究用相对价格可变性(RPV)来衡量相对价格调整的程度,用物价总指数变动来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程度,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表述为我国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的相对价格调整问题,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合适地稳定物价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简单回顾一下通货膨胀理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在此基础上总结的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相对价格调整机制的经济理论,其中菜单成本理论认为预期通货膨胀对RPV显著为正向影响,信号提取模型和扩展信号提取模型则认为非预期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RPV均呈现正向影响。其他解释通货膨胀与RPV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则主要在于外生变量的探讨,其中一些考虑市场行为分别将通货膨胀和RPV视为外生变量,前者认为RPV的上升与通货膨胀本身相关而与非预期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率变化不相关,后者假设价格对扰动的反应是非对称性的,认为RPV越大,通货膨胀率越大。另一些理论则是将宏观经济政策视为外生变量,认为二者之间关系主要是受到货币存量变化所导致的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化进而增大RPV,并且认为RPV与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正负变化相关,RPV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存在非对称性。 其次,本文分析物价总指数的变动趋势以及相对价格调整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各种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相对价格调整主要是受到价格变动较大和价格变动较小指标的影响,同时还发现相对价格调整较为剧烈的时期,通货膨胀率并不高,这说明我国当时物价总指数的上涨是结构性的(例如食品类),而非全面性的。虽然总体通货膨胀率不高,但分类商品价格的剧烈上涨或剧烈下降、缓慢上涨或缓慢下降仍是不利于总体价格水平稳定的。为了防止这种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性上涨,很有必要针对结构性上涨较快的商品价格进行调节,从而促进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 第三,本文基于总结的经济理论假设,分别采用2001-2010年的月度数据和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各种计量经济方法,从动态效应角度、理论模型角度、非对称效应角度和阈值效应角度实证检验我国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的相对价格调整问题。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考虑滞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得出,我国通货膨胀对RPV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我国物价总指数变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模型比传统估计方法更有效。②从理论模型角度并考虑结构断点来检验我国通货膨胀与RPV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国外现存的经济理论来解释,研究得出菜单成本理论、信号提取模型和扩展的信号提取模型以及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理论均得到了一定地数据支持,在不同的经济情况下,二者之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化,非预期通货膨胀仅在高通货膨胀情况下才会对RPV产生正向影响。因此,二者关系不能单纯采用一种理论来解释,而将三种模型结合起来也是不健全的。③根据需求与供给模型推导出理论模型实证检验我国通货膨胀对RPV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得出这种非对称性确实存在,即通货膨胀对RPV的影响在物价水平上涨时期要明显大于物价水平下降时期,这说明我国价格水平的变化存在向下刚性即绝对价格总是倾向于向上调整,从而造成相对价格调整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反应是非对称性的。④根据面板阈值模型实证检验结果可知,我国预期通货膨胀对RPV的影响存在明显地阈值效应。因此为了促进物价稳定,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应超过5.6%的阈值水平,通货膨胀率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物价稳定。 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在国内外治理通货膨胀经验以及物价稳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物价稳定的宏观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促进物价稳定的宏观政策建议,包括保持经济适度平稳增长并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与考虑非对称性和阈值效应来制定合适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判断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来制定合适的政策,避免盲目地出台紧缩性政策来破坏价格系统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继续实施国家出台的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十六条”政策。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24;F726
【部分图文】:

趋势图,物价总指数,变动率,相对价格


The fig1.1 The trend of Real GDP Growth,Inflation Rateand Relative Price Variability in China由图1.1所示,在1994-2010年间,虽然我国经历了两次大的世界性危机,但经济增长率仍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并且波动并不剧烈,而物价总指数变动率和相对价格可变性却呈现出剧烈的波动,两条曲线的走势非常相似,但相对价格可变性要比物价总指数变动率波动的剧烈一些。在物价总指数变动率处于较低水平时,相对价格可变性也处于较低水平即物价水平较为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则明显呈上升趋势;在物价总指数变动率处于较高水平时,相对价格可变性处于更高水平即物价水平不稳定

趋势图,农业生产资料,趋势图,农产品生产


图 4.1 农业生产资料及其分类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图(1994-2010)Fig4.1 The trend Chart of AMPI and Classification from 1994 to 2010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趋势分析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我国 2002-2010 年的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得增长率及其各子分类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数据,如图 4.2 所示。在 2产品生产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其上升主要受到农业产品生产价 2005-2006 年间,农产品生产价格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受到牧业

趋势图,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趋势图


图 4.2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及其分类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图(2002-2010)Fig 4.2 The Trend Chart of MTPI and Classification from 2002 to 2010我们具体从农业产品、林业产品、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来看各动趋势,如图 4.3-4.6 所示。由图 4.3 中我国农业产品价格指数增长率可见,在 2002-2010 年间,农业产品生产价格呈现一种先上涨趋势。从农业产品子分类来看,棉花生产价格波动最为剧烈6 年和 2008 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均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其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兴韵;;中国物价总指数变动中的相对价格调整及其宏观调控含义[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2 林晓羽;;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面板数据上的应用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月生;西方通货膨胀理论发展的概览──《通货膨胀理论》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4 王福珍;世界一些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做法[J];财贸经济;1995年06期

5 姜维俊;;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立法保证——从西德经验谈起[J];广东金融;1990年11期

6 高铁生,刘文,张旭宏;国外治理通货膨胀经验教训及启示[J];管理世界;1994年06期

7 任碧云;李涛;;从历次通货膨胀看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8 杨仲山;信息滤波经济理论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2年01期

9 顾标;周纪恩;;中央银行应当关注相对价格的变化吗?[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10 李敬辉,范志勇;利率调整和通货膨胀预期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中国市场粮价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2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92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