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期货市场微观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22:37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市场微观基础的完善。市场微观基础的不同,决定了期货市场的一些表征的变化,如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交易成本和套期保值效率等,进而会改变市场加工信息的过程与价格形成机制,从而对收益率的变动和价格发现功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在结合国内外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与近些年来的期货市场理论研究相结合,紧密联系微观基础与功能发挥的相互作用,研究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并将理论应用于分析中国期货市场运行实践的情况,进而揭示中国期货市场微观基础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对应关系。在总结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市场深度、市场宽度、日内波动性、价格连续性和价格聚集性等。通过上市时间较长、成交较活跃的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PVC和LLDPE等7个品种的超过360万条记录的高频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7个品种中,玉米和豆粕的流动性最好,棕油的流动性最差;豆油日内波动性最大,豆粕次之,玉米日中波动最小。另外,大连市场的日内波动基本体现出随着交易的深入而逐渐变缓的态势,这一点与国外市场也类似。其次,对...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价值
        1.1.1 选题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结构
    1.3 创新点
第二章 金融市场微观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
    2.1 金融市场微观基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 金融市场微观基础理论的实证
        2.2.1 价格形成模型的实证检验
        2.2.2 微观市场结构与机制设计的实证
    2.3 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关实证研究
        2.3.1 市场宽度(买卖价差)
        2.3.2 市场深度
        2.3.3 最小报价单位
        2.3.4 限价订单
        2.3.5 市场透明度
第三章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
    3.1 市场微观结构特征的衡量指标
        3.1.1 流动性
        3.1.2 日内波动性、价格连续性和价格聚集性
    3.2 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
        3.2.1 数据
        3.2.2 大连市场主要期货合约的流动性特征
        3.2.3 大连市场主要期货合约的日内波动性、连续性和聚集性特征
    3.3 小结
        3.3.1 大连市场主要期货合约的市场微观结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3.3.2 研究与应用
第四章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效率分析
    4.1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总体表现
        4.1.1 方法和数据选择说明
        4.1.2 豆粕期货的市场表现
        4.1.3 豆油期货的市场表现
    4.2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
        4.2.1 价格的相关性、平稳性、相互引导性和协整性
        4.2.2 豆粕期货价格发现效率
        4.2.3 豆油期货价格发现效率
    4.3 基于传统衡量方法的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分析
        4.3.1 期现套保的套期保值效率分析
        4.3.2 活跃合约套保的套期保值效率
        4.3.3 展期效率损失
        4.3.4 豆粕和豆油期货套期保值效率分析
    4.4 基于CFaR模型的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分析
        4.4.1 现金流风险度量与套期保值管理概述
        4.4.2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CFaR模型
        4.4.3 实证分析
        4.4.4 小结
第五章 期货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其实证研究
    5.1 流动性特征的国际比较
        5.1.1 DCE大豆一号与CBOT黄大豆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2 DCE豆油与CBOT豆油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3 DCE豆粕与CBOT豆粕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4 沪铜与LME-S铜三月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5 沪天胶与东京胶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6 郑白糖与ICE糖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1.7 郑一棉与ICE棉2号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5.2 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日内形态及分析
        5.2.1 流动性的日内特征
    5.3 投资者结构与市场流动性
        5.3.1 投资者类型
        5.3.2 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第六章 期货市场波动性与市场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6.1 豆油期货波动性分析
        6.1.1 豆油期现基差
        6.1.2 豆油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1.3 豆油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1.4 豆油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1.5 豆油5月合约、棕榈油5月合约价差
        6.1.6 协整检验
        6.1.7 格兰杰因果检验
    6.2 豆粕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2.1 期现基差
        6.2.2 豆粕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2.3 豆粕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2.4 豆粕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2.5 协整检验
        6.2.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玉米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3.1 期现基差
        6.3.2 玉米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3.3 玉米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3.4 玉米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3.5 协整检验
        6.3.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4 PVC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4.1 期现基差
        6.4.2 PVC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4.3 PVC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4.4 PVC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4.5 协整检验
        6.4.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5 LLDPE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5.1 期现基差
        6.5.2 LLDPE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5.3 LLDPE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5.4 LLDPE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5.5 协整检验
        6.5.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6 郑州白糖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6.1 期现基差
        6.6.2 白糖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6.3 白糖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6.4 白糖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6.5 协整检验
        6.6.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7 棉花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7.1 期现基差
        6.7.2 棉花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7.3 棉花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7.4 棉花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7.5 协整检验
        6.7.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8 天然橡胶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8.1 期现基差
        6.8.2 天然橡胶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8.3 天然橡胶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8.4 天然橡胶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8.5 协整检验
        6.8.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9 铜期货波动性情况分析
        6.9.1 期现基差
        6.9.2 铜1月合约5月合约价差
        6.9.3 铜5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9.4 铜1月合约9月合约价差
        6.9.5 协整检验
        6.9.6 格兰杰因果检验
    6.10 波动性分析的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7.1 全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中国期货市场微观基础及功能完善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小报价单位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计算实验研究[J]. 李悦雷,张维,熊熊.  管理科学. 2012(01)
[2]是否应提高高价股的最小报价单位?——基于人工股票市场的实验研究[J]. 焦贺英,刘善存,成微.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12)
[3]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J]. 屈文洲,谢雅璐,叶玉妹.  经济研究. 2011(06)
[4]指令簿透明度增加与市场价格发现——基于计算实验金融方法的指令驱动市场研究[J]. 马正欣,张维,熊熊,张永杰.  南开经济研究. 2011(01)
[5]市场交易过程信息透明度与市场质量——来自上交所Level-2行情的证据[J]. 刘秀红,徐龙炳.  经济管理. 2010(09)
[6]集合竞价透明度提高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中国股市开盘的实证研究[J]. 许香存,李平,曾勇.  管理学报. 2010(01)
[7]沪市封闭式基金流动性、买卖价差与市场深度分析——一个基于高频数据的经验研究[J]. 张飞.  产经评论. 2010(01)
[8]限价订单信息含量分布:理论模型及中国市场实证研究[J]. 马丹.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11)
[9]我国股票市场透明度变革效应研究[J]. 王志强,吴世农.  管理科学学报. 2008(05)
[10]做市商、流动性与买卖价差: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分析[J]. 张瀛.  世界经济. 2007(10)

博士论文
[1]基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噪音及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 张颖洁.天津大学 2011
[2]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若干问题研究[D]. 于亦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5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065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